-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诊治及常见不典型表现及误诊分析
SAP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 占分离菌的百分比(%) Pupelis G, Austrums E, Snippe K. Zentralbl Chir 2002; 127:975-981. 疗效不佳时,可选用亚胺培南(泰能)500mg,3次/日, 连用7~14天 ,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应用。 注意: 胰外器官继发细菌感染,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 临床上无法用细菌感染来解释发热等表现时,应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可经验性应用抗真菌药,同时进行血液或体液真菌培养。 7.营养支持 先给予要素饮食,从小剂量开始,20 ~ 30 ml/h,如果能量不足,可辅以肠外营养,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能耐受,则逐渐加大剂量,最大可达100 ml/h。 注意患者的腹痛、肠麻痹、腹部压痛等胰腺炎症状体征是否加重,并定期复查电解质、血脂、血糖、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水平、血常规及肾功能等,以评价机体代谢状况,调整肠内营养的剂量。 8.预防和治疗肠道衰竭 对于SAP患者,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及排便情况,监测肠鸣音的变化。 及早给予促肠道动力药物,包括生大黄、硫酸镁、乳果糖等; 给予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细菌菌群:应用谷氨酚胺制剂保护肠道黏膜屏障。 同时可应用中药,如皮硝外敷。 病情允许,尽早恢复饮食或肠内营养对预防肠道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9.持续性血液滤过: 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如TNF-a、 IL-1?、L-6、IL-8、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EN),下调炎症反映,恢复促抗炎平衡 清除血脂:高甘油三脂性胰腺炎 标准:TG11.3mmol/L 或5.65-11.3mmol/L 10.灌肠疗法或大肠水疗 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腹内压,清除肠道内毒素,减少细菌过度繁殖,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和屏障功能,减少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减轻毒素对人体的“二次打击”,防止了连锁和放大反应。 方法:每日一次,连用3-5天。 11.并发症的处理 ARDS: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处理包括机械通气和大剂量、短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如甲基强的松龙,必要时行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 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支持治疗,稳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必要时透析。 低血压:与高动力循环相关,处理包括密切的血流动力学监测,静脉补液,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应使用肝素。 胰腺假性囊肿应密切观察,部分会自行吸收,若假性囊肿直径 6 cm,且有压迫现象和临床表现,可行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引流。 胰腺脓肿是外科手术干预的绝对指证。 上消化道出血,可应用制酸剂,如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 器官功能的保护 积极治疗原发病,即急性胰腺炎,抑制炎症反应 器官或系统 治疗重点 保护措施 器官功能支持 心血管 控制容量平衡,减轻器官水肿,并改善前/后负荷 控制补液量 利尿剂 血管活性药物 缓慢连续超滤 肺 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包括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控制补液量 白蛋白制剂 利尿剂 镇静剂 机械通气: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体外膜肺氧合 脑 积极给予脑复苏及神经营养支持治疗 甘露醇 中枢神经营养药物 镇静剂 血液净化 无 * 器官功能的保护(续) 器官或系统 治疗重点 保护措施 器官功能支持 肾 维持内环境稳定 控制肌酐、氮质血水平 预防感染 控制补液量 维持内环境稳定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慎用肾毒性药物 血液净化 消化功能 肝 保护肝脏细胞 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乳果糖 慎用肝毒性药物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 胃肠 胃肠功能恢复前,胃肠道充分休息 胃肠功能恢复,早期进行肠内营养 预防肠道细菌异位感染 硫酸镁、乳果糖、大黄:通畅肠道 微生态制剂 谷氨酰胺 无 凝血系统 积极纠正DIC 依病情给予 抗凝治疗、凝血因子补充、抗纤溶疗法或溶栓治疗 无 内分泌 积极控制血糖 胰岛素 无 * 胰腺炎合并感染主要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肠麻痹 腹内压增高 肠道细菌内源性异位感染 水肿渗出甚至出血坏死物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壁通透性增加 胆源性胰腺炎的致病菌与胆道感染常见菌一致 致病菌主要为肠道杆菌及厌氧菌 良好的培养基 * 并发感染患者尽早给予抗感染治疗 尽快控制感染、降低由感染激活的炎症介质反应,防止病情加重 抗生素的选择: 首选快速杀菌剂,如早期应用第一类的碳氢酶烯类抗生素,对于有非发酵菌感染危险的AP,可以选择其他类碳氢酶烯抗生素或三四代头孢菌素 抗生素使用时需警惕二重真菌感染或难辨梭状杆菌感染,难辨梭状杆菌感染应给予单用万古霉素或联合甲硝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汽车保险与理赔教学课件(简约版)项目2 车险赔款计算.pdf VIP
- 把自己重养一遍读书记录 .pdf VIP
- 2024年考试商业摄影师高级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24年摄影师技能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24年艺术摄影师、商业摄影师等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艺术摄影师、商业摄影师等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艺术摄影师、商业摄影师等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docx VIP
- 2023年商业摄影师摄影技术方法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pdf VIP
- 笼养蛋鸡钙、磷与骨骼代谢规律及其调节机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论文.docx VIP
- 2024年商业摄影师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备赛500题(含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