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复习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遥感的概念 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传感器探测和接收目标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来识别目标的属性和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遥感的系统组成: 信息源:任何物体 空间信息的获取:通过遥感平台和传感器 信息的接收和传输:接受地物的波谱信息并传输给地面接收站 信息的处理:对图像进行分析、解译 信息的采集与应用:用户根据不同的目的进一步获取感兴趣的信息 遥感的特点: 空间特点:宏观、大面积同步观测、不受地形限制 光谱特点:多光谱、技术手段多、获取海量信息 时间特点:周期性动态监测、同步监控范围数据 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地物的电磁波特性综合反映地球上的自然、人文信息 经济性:应用领域广、经济效益高 局限性:波段可利用范围有限,电磁波谱对地物的某些特征不能准确的反映,造成解译困难 遥感的分类: 按平台分:地面、航空、航天、航宇 按传感器工作方式:主动遥感(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被动遥感(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 按传感器表达方式: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 按波段宽度及波谱的连续性: 高光谱遥感:利用多个狭窄的波段(<10nm)产生光谱连续的图像 常规遥感:宽波段遥感(>100nm)波段在光谱上不连续 按应用领域分:环境、林业、海洋、城市、工程、军事、农业、气象、资源 遥感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瞬时遥感信息的定性分析:利用单波段的遥感信息,目视解译 空间遥感信息的定位分析:利用遥感信息分析地表物质能量空间的分布规律 时间遥感信息的趋势分析:分析某现象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 多种遥感信息的复合分析 遥感技术的发展 多样化的遥感平台:不同高度和用途的卫星形成对地球和宇宙空间的多角度、多周期观测 新型传感器不断涌现,向更高分辨率方向发展,微博遥感和高光谱遥感迅速升温 全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遥感信息处理,信息提取模式识别、数据融合 遥感信息定量化研究 3S技术综合集成,遥感应用的实用化、商业化、国际化趋势 当前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理论方面 数字地球科学理论 地球系统科学理论 行星遥感理论 遥感信息处理理论 技术方面 大小卫星、空间站各尽其职 新型传感器不断推出、雷达、高光谱是当前发展趋势 全方位、多时相定量对地观测 与Gps、GIs综合集成“3S”技术 应用方面 时空全方面展开 应用模型深化 RS应用领域更加广阔 第二章 (1)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2)无限点播是电磁振荡发射的,其他电磁波则是粒子活动是发射的 (3)叠加原理:在同一空间有两列波传播是,空间各点的振动就是各列波单独在该点产生的振动的叠加合成 (4)电磁波: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5)偏振在微波技术中称为极化 (6)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电磁波(横波)的特性指标:波长、频率、相位、振幅(电场的震动强度) 电磁波(电磁辐射) 物质的一种,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总和 具有质量、动量、能量、静止质量为0 电磁波的性质 横波 在真空以光速传播 具有波粒二象性 电磁波谱波长顺序: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 电磁辐射测量 辐射能量(J)电磁辐射的能量 辐射通量(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 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辐照度(I)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辐射出射度(M)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辐射亮度(L)辐射强度随辐射方向而不同 朗伯源:辐射亮度与观察角无关的辐射源,严格地说,只有绝对黑体才是朗伯源(如:太阳辐射、地物本身辐射) 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 绝对黑体: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 黑体在某一单位波长间隔的辐射出射度与波长的关系曲线遵循一下定律 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 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M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维恩位移定律 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绝对温度成反比 黑体或绝对黑体:发射率不随波长变化而变化 灰体:发射率小于1的常数,不随波长变化 选择性辐射体:发射率岁波长变化 太阳是被动遥感的主要辐射源 大气层次: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外大气层 大气吸收: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引起太阳辐射强度的衰减 大气吸收引起的电磁波衰减主要在紫外线、红外、微波区 大气散射: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散射是一种衍射现象) 瑞利散射(分子散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产生条件:大气中粒子直径与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特点: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紫外、红外波段) 产生条件: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特点: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无选择性散射(微波波段) 产生条件:大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