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李煜纳兰性德人生悲剧人格境界.docVIP

试比较李煜纳兰性德人生悲剧人格境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页 试比较李煜与纳兰性德的人生悲剧及人格境界 08级汉语言文学班 尹可猛 内容提要: 李煜与纳兰性德作为词史上的两大重要词人,他们都属于词中性灵派。李煜的词抒写亲身经历和现实感慨,亡国之音任情而行;而纳兰的词同样充满无限的感伤情怀,被誉为“古之伤心人”。不同的生活朝代,相近的生活际遇使他们产生了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而不同的感伤内容又反映了其各自不同的人格境界。本文将围绕两人的生平及词作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 李煜 纳兰性德 人生悲剧 人格境界 纳兰性德是清代重要词人。在词史上向来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是清初词坛的巨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他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在短短的一生中,把自己善感的心灵、绝世的才华溶入了词章,为清初词坛增添了一抹灿烂而奇丽的光彩。 梁启超曾说:“容若小词,直追后主。李后主有亡国之痛,容若有时代哀音,因此二人为词,眼界大而感慨深。”① 纳兰自己也曾在《渌水堂杂识》之四中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② 因此纳兰极力推崇李煜的词,而且词的风格与李煜的一脉相承。他们的相似之处,也许在于他们不仅全部都属于皇室或贵族官僚社会,而且也都具有一种独有的心理、独有的艺术气质,一种敏锐的纯真富于感受的天然禀赋。他们都生于优裕的物质文化环境中,在这种环境里培育了他们纤细敏感的心灵,摧生了他们超异的才华,却又不同程度地窒息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同的生活遭遇使他们感受到了人生的苦难,摧毁了他们生命的活力,但他们又都依照自己纯真的心声唱出了自己的悲歌。 一 李煜与纳兰性德人生悲剧的比较 李煜与纳兰,一个是偏安一隅的没落国君,一个是身居“华林”的王公子弟,尽管生活经历不同,但他们的精神气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读他们的词,你会感觉到朴素自然中饱含的挚意深情。因为无论是李煜还是纳兰性德都极重感情,讲义气,无论是对兄弟还是对闺中伴侣都是“竭其忠诚,沥其肝胆。”但是,他们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一生。 李煜天资聪慧,爱好经籍文学,诗词、文章样样精通,且通晓音律、书法,可以说是一个具备艺术灵性、才能广泛、成就卓越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热爱文学,文学是他毕生的精神追求与寄托。可命运却把他推上了皇帝的位置。二十五岁时,在南唐国运风雨飘摇的局势中继承父业做了国君。他最初的人生理想原本只想做一个远离尘寰、逍遥山林的隐逸之士。他曾在《渔父词》中说:“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词中在对轻灵自由的隐逸生活的歌咏中,透露了李煜的人生志趣和理想。但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不愿追逐君位却错生帝王之家的李煜偏偏成了一国之君,毫无治国之才,却担负国家重任。面对危如累卵的国运,他只能一味的卑辞厚礼,以谋妥协,换取国家偏安的局面,而自己也过着落寞囚徒的生活。最后被迫以痛苦的方式结束了四十一岁的生命。 他短暂的一生经历了王子、太子、君王、俘虏大起大落的人生巨变。前人认为李煜的悲剧是这人生的剧变。但从李煜的个人性格、思想来看,他的悲剧是他一生都过着命运安排给他的生活:天异禀赋、通晓诗词却与政治为伍;向往隐逸自由,却错生帝王家;毫无治国之才,却要担负国家的重任,最终导致国破家亡。 再看纳兰性德,出身于满清贵胄。父亲纳兰明珠深得康熙皇上的倚重,同时他自己又是皇帝的近亲侍卫。在一般人眼中,他的仕途是一帆风顺的,可谓荣耀之极。然而这一切发生在纳兰身上,却成了他悲剧的致因之一。首先,纳兰是一个名利淡泊的人。作为文人,他希望能在文学上更加投入;但同时作为一个贵族弟子、儒家弟子,他又希望获得官职,有所作为,“以遂治国平天下之事。”但他所希望的决不是这等武职,富文才而任武职,不能不说是对纳兰仕途的打击,是他仕途的不得志。其次,是他婚姻生活的不幸。纳兰早年爱恋的一女子,后因那女子被选入宫而不能结百年之好。还有后来与纳兰非常恩爱的妻子卢氏又早年芳逝,给纳兰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心灵创伤。再次,是家世门第的限制与党群之间的明争暗斗让他产生了一种“身世恨”与厌倦仕途的愤懑情怀。其父明珠居功自傲,买官鬻爵,与索尔图一派“互植党羽倾轧”。以纳兰的明智,一定明白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因而他整日生活在怵惕中。在这等空虚与幻灭的生活中,他能做的惟有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这“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