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专题二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
【教学目标】
1. 地理统计图表的含义和类型
2.地理高考试题中统计图表的特点
3.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统计图表的特点及判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地理统计图表的含义和类型
1.含义:地理统计图表是反映地理事物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其借助数学工具(统计图、统计表格)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如比例、分布等)、相互的数量关系、数量的发展变化等。统计图像的最大优点是信息简明扼要、过程性强,往往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很有利于培养和测评综合思维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
2.类型: 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地理统计图表可分为数据表格、坐标图和结构图三大类。坐标图可分为线状图、柱状图、金字塔图、雷达图、玫瑰图、三维立体坐标图(也叫斜角坐标图)和平面三角坐标图等;结构图可分为扇形图、饼状图、柱状图和矩状图等。
⑴数据据表格
表1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7
0
235
48
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
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
水田
76
-793
-1053
0
0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⑵坐标系图
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
常见的坐标图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包括折线、曲线和柱状图)及平面正三角坐标系两类。前者又分为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和玫瑰图等,后者主要是平面正三角坐标图。需要说明的是,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某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因此也是一种结构图。
①平面直角坐标系图
四川卷北京卷
四川卷
北京卷
重庆卷
重庆卷
②特殊类型:雷达图、风向玫瑰图和金字塔图等
⑶结构图
结构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展示,常采用几何图的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
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饼状、柱状和矩状图。
扇形图或饼状图主要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大小的结构和比重,一般以圆为100%,将地理事物按百分比在圆内分割成若干个扇形,用来表示同类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组成。
柱状和矩状图是在扇形图和饼状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往往强调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理事物的对比关系,可形象鲜明地提示比较内容的对比关系。
图
图21 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 (2000年
图11 世界各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图(2006年)
(2008年广东卷)31
(2008年广东卷)34
2007年(广东卷)
2007年(广东卷)
二、地理高考试题中统计图表的特点:
从全国高考以及各省市的地理高考试题看,统计图表是每年必定会涉及到的考点。
(1)在统计图表的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
自然地理里的大气污染、大气环境保护、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气温)、自然灾害、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里的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文化、能源等;甚至在区域地理的考查中也会涉及到统计图表。
(2)、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统计图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数据据表格、曲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为主要呈现方式。有新颖性、综合性的特点。
(3)、在高考地理试题中,以统计图表设计的试题难度一般不大,以中等难度、简单题偏多。
(4)、在地理高考试题中,地理统计图表呈现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分值一般较大,普遍占试卷总分值的20-30%左右。
统计图表考查方向
1.判读和识别各种图表,获取和分析其承载的信息。
2.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
3.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
4.填、绘不同类型的地理图表。
三、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
(一)数据据表格的判读方法
1.根据图表名和图注信息,判读该图表反映什么数据。
2.凑数值:数值的大小、极值、特征值、重要点线数值等。
3.判断规律:在上述显性信息的基础上,找出隐性规律和变化趋势。
4.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地理基础知识,对数椐的规律和变化进行分析评价。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3~4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