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南部区域发展规划(新津部分)(征求意见稿)doc-成资料
PAGE
PAGE 1
成都南部区域发展规划(新津部分)
[规划背景]2007年6月7日,
2007年6月19日,高新区、武侯区、双流县、新津县四个区县签订了《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武侯区人民政府双流县人民政府新津县人民政府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成为成都市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的首个重大举措,致力于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统筹发展格局。根据协议,四区县将在十大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资源整合,统筹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推进区域发展。
本规划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突破”、“创新”的思想为指导,旨在为成都南部区域(新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基础情况篇
一、规划范围、期限、依据和内容
(一)规划范围
成都南部区域范围包括高新区、武侯区、双流县、新津县4个区(县)的行政区域,总面积1522平方公里,占成都市的12.28%。成都南部区域发展规划(新津部分)主要针对新津县域部分做出规划。
图1 成都南部区域范围示意图
(二)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至2010年,远期规划至2015年。
(三)规划依据
1、《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
2、《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以下简称《城市总规》)
3、《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年-2020年)》
5、《成都市走廊控制规划》(以下简称《走廊规划》)
6、《新津县城市总体规划》
7、《新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新津县产业发展规划》
(四)规划内容
本规划将对成都南部区域发展进行简要说明,重点是将新津打造成为成南的产业发展高地、现代物流中心、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成南区域新津部分综合交通网络、区域招商合作平台、黄金旅游线路;打造以房地产和文化休闲产业为支撑的牧马山片区;加强社会事业和人才培养合作,加强环境保护等内容。
二、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成都高新区属于《城市总规》的“都市核心区”范围,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为南区和西区,规划面积约82.5平方公里,其中南区(本规划涉及的部分)47平方公里,高新区内登记注册企业10000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03家,拥有各类人才14万多人。
武侯区隶属于《城市总规》的“都市核心区”范围,现辖13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76.56平方公里,人口52.66万。
双流县隶属于《城市总规》的“都市核心区”范围,现辖21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1068平方公里,人口9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5.71万,境内双流国际机场为全国第五大航空港。
新津县隶属于《城市总规》的“城镇密集区”范围,现辖11个镇1个乡,幅员面积331平方公里,总人口29.6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9.37万。
(二)经济状况
2005年,高新区 高新区指标包括西区和南区两个部分,数据来源于高新区网站(/)。实现产业增加值 373亿元,工业总产值82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045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均在25%以上,综合实力位居
高新区指标包括西区和南区两个部分,数据来源于高新区网站(/)。
2006年,武侯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50.24亿元,增速为1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367.08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2:35.35:64.45,地方财政收入10.69亿元。
双流县地区生产总值为230.03亿元,增速为1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785.04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79:49.02:42.19,地方财政收入为21.88亿元,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
新津县地区生产总值为58.12亿元,增速为14.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0043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3:52.4:35.3,地方财政收入为3.02亿元。
(三)产业特征
高新区南区为依托成都市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以科技创新、研发孵化、软件开发和现代知识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区,建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以及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
武侯区以武侯科技园、西部鞋都工业园为载体,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和皮鞋、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以武侯祠、望江楼等历史人文资源为依托,以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和磨子桥“科技一条街”为特色,以外双楠等区域为载体,形成了文化旅游、商务商贸、房地产并重的服务业体系。
双流县实施“都市农业战略”,建成35万亩优质水果基地、35万亩蔬菜基地和40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工业以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发展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光电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服务业以航空物流园区、现代商贸园区、三走廊(锦绣东山、蜀风牧山、麓山)为载体,发展航空物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