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英美契约法论.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1 空出版说明 【类目书名】英美契约法论 【类名】民法、商事法 【著者】杨桢 【书名】英美契约法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本 【责任编辑】李昭时 【封面设计】张虹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并列为西方两大法系。契约法是英美法系中最富特色的精髓部分之一。在我们的法学教育与研究中,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今日,深入了解英美契约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亚洲法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杨桢先生的《英美契约法论》,是作者数十年潜心研究的结晶。这部著作论述详尽,见解精辟,材料丰富,1995年在台湾面世后即受到学术界的好评和读者们的欢迎。承杨桢教授授权,北京大学出版社欣然推出这一力作的简体字本,在祖国大陆地区发行,以飨读者。对于杨桢教授的盛情,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海峡两岸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为方便祖国大陆读者,我们在排版时对原书的某些文字形式作了少量技术性处理。至于原书内容,我们遵从著者的意愿,未作任何改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书中有些地方提及“司法院”、“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等,系指我国台湾地区之机构,为保持行文顺畅,我们未在它们出现时一一加注,而在这里一并申明,敬请读者注意。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5月 王泽鉴教授序 杨桢教授30年前与吕晓光老师合著英美法契约概论,是当时法学界的一件盛事。本书增订新版对我们的比较法教学研究必将有卓著的贡献。杨教授留学澳洲Monash大学,多年来任教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任澳洲墨尔本大学亚洲法学中心客座研究员,融会贯通理论与实务。为本书的出版,杨教授曾专程赴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研究,使资料更为完备,内容更见充实,理论更臻精微。多年前,余初读本书,甚受启迪,今日重温,获益尤多。读其书,知其人,深为敬佩。 英美法(Common Law)是与大陆法(Civil Law )并立的主要法系。英美法的精髓在于契约法和侵权行为法。英美契约法历经数百年的变迁,发展出许多重要的原理原则。本书阐释英美契约法的理念,分析基本概念,建立理论体系,对Consideration与Estoppel的论述, 特为深入,有其独特见解,奠定了我们对英美法研究的基础。 台湾现行法制继受欧陆法律,近年来则渐受英美法的影响。在立法方面,如动产担保交易法、公平交易法及消费者保护法(尤其是商品责任)采取美国立法例。在金融、保险、证券交易等方面引进美国的实务。在契约方面,Leasing及Franchising已成为国民经济生活的部分。英美法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一个伟大法系的成长、发展和各种制度的作用,在立法和实务上颇具实益。杨教授的巨著为我们的法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启发吾人努力的方向。英美契约法论的新版刊行,确有深远的意义。                       王泽鉴                      1995年5月 自序 岁月匆匆,前与吕师晓光先生合著之《英美契约法概论》一书已三十年矣,此后,英美契约法方面不断有新理论、新案例相继问世,当年所撰者,已不敷时代之要求。吕师在生前与章校长孝慈先生曾多次提及,将前书能再增补修正,无奈作者寄身商旅,琐事羁身,实心余而力拙。 多年来,虽杂务冗琐,但秉教学相长之意,仍坚持在母校担任法律系授课工作,未敢懈怠,虽不敢说略有心得,仅希望在教学工作上留一雪泥鸿爪,乃重新考虑吕老师及诸先进前辈们之建议,可痛吕师已故,乃独力将多年教学资料,重新撰写成章,保留对英美契约法研究的精神,撷取最新资料及判例,汇集成册,名为“英美契约法论”。冀对多年教学工作留一纪念,并请研究英美契约法之各方同好指教与批评。 著手为文期间,因工作关系,家庭因素,时写时停,使成书时间愈益延后,甚感惭愧。去岁得一机缘,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为访问学者,在美进修期间,摒除杂务,不问世事,将初稿在哈佛图书馆内,重加定夺,利用其馆内丰富之藏书,珍贵之资料,增修部分内容,使书稿初成。返国后,原拟早日付印,但一再重复订正,发现仍有误谬,重加考证,多方润饰,希望能将误谬减至最低,期不负各先进,好友们之鼓励。 本书共有十三章,约三十余万字,英美契约法中之重要部分,均包括在内,如要约与承诺、约因、防止诈欺条例、意思表示瑕疵中之错误、虚伪意思表示、强暴胁迫及不当影响、口头证据法则、当事人行为能力、契约内容之解释、不法约定及契约违约之救济等等。尤值一提者,乃“约因”(Consideration)为英美契约法之重点及特色, 大陆法中无之,故文中对其起源及1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