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艺术发现 创作动机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的源泉——社会生活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美国文艺心理学家阿恩海姆:“五官(特别是眼——视觉)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器,更是有定势、能综合、会思维的触手。 ”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的形成 作家的记忆机制 外来刺激—神经兴奋模式—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因子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是作家把社会生活中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获取材料的途径 无意获取 有意获取 实践获取 书本获取 二、艺术发现 含义 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个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二、艺术发现 “材料基础”:任何艺术发现都以相当多的材料积累作基础。 “无意识审视”:作家可能并没有察觉到那个内在的标准 。 “领悟”:某种尚待加工、完善的意象的最初形态。 二、艺术发现 表现 从习见的事物中看出新成分或新特征 从平凡的现象上察觉出潜藏的非凡意蕴 从平淡的旧形式间寻找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二、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外在事物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 以独特眼光在知觉中产生新创造物 二、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的地位和作用 文学创造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使主体进入创造过程 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的文学作品。黑格尔论艺术发现 黑格尔论艺术发现 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 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黑格尔:《小逻辑》 三、创作动机 含义 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 动态轨迹 内在需要鼓动—作家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与外部刺激相迎合—形成极强的行动力量—支配整个创作过程 三、创作动机 关键词:“需要”、“易感点”、“外部刺激”和“意图” “需要”:从文学心理学角度来讲,就是有某种缺失 。 “易感点”:优势兴奋中心 。 “意图”:刺激物与内在易感点相碰撞,沉淀出一个主要意念 。 三、创作动机 分类 远景动机,近景动机 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 高尚动机,卑下动机 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构思方式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何谓艺术构思 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回忆与沉思 回忆 含义: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方式:直接回收法、挨次扫描法、按层次推论法 理性思维的参与和情感的浸润 挨次扫描法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先后用过“到”“过”“入”“满”。这句话修改了十多次,最终认为只有“绿”字能表达出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 。 回忆与沉思 沉思 含义: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 心理功能 一种新的发现或创造性 对对象从事二度体验 文本赏析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想象与联想 想象(imagination) 含义 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影响我国电力消费量因素的实证分析.doc
- 我的家乡宝鸡.ppt
- 应用统计学教案统计指数.ppt
- 预应力张拉监理实施细则.doc
- 关于职业的英语单词.doc
- 2016年毛概复习重点.docx
- 矿区车辆管理办法.doc
- 风机安装技术交底.docx
- 舵机控制程序.doc
- 水土保持监理细则.doc
- 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3篇.doc
-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优质公开课】精品PPT课件模板.pptx
- 二零二二年度德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能力》试题及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班互动题.pdf
- 二零二二年度儿童保健学试题库(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第十九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高一试题(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动物卫生监督题库(含答案).pdf
- 黑龙江省大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x
- 二零二二年度法检书记员招考《公基》测试题库(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