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企业案例.pptVIP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责任追究 注册安全工程师 徐 进 安徽省安全生产宣教中心 第一节 事故案例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事故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的进步,人的社会地位尤其是人的生命权必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障。而大批的从业人员,他们从事着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往往面临着各种危险因素、事故隐患的威胁。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从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将受到直接的损害。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既有政策性,又有技术性的综合性工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可见安全生产工作关健是在于预防。我们把以往发生的事故重新的回顾并加以分析,目的就是要从以往的事故中汲取教训,在生产实践中加以防范,避免那一幕幕的悲剧再次的重演。从以往的事故中我们是否感到有相似环境、情节和那些被处理的责任人中是否隐隐约约的有我们所熟悉的背影。一句话:“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1、事 故:是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是意外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国务院第493号令将“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2、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它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危 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人员、危险物质、危险因素、危险场所等。 4、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和物。 5、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给出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142种物质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 第二节 事故调查处理 一、事故等级分类 依据国务院2007年第493号令事故等级分为: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事故的原因分析 依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事故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1、直接原因:是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物(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或环境条件。如: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缺陷。 (4)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如: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及警告。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4)物体存放不当,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6)机器运转时加油、检修、调整、清扫等。 (7)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8)忽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穿戴不安全装束。 2、间接原因:是指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上的缺欠。如: (1) 技术或设计上有缺陷。 (2)劳动组织不合理。 (3)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或安全操作规程没有或不健全,或者未严格执行。 (4)教育培训不够或未经培训就上岗,缺乏安全知识,不懂操作技术。 (5)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elkhn02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