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求索:万君康文集 万君康.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技术经济求索 ——— 万君康文集 万君康 著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序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尚是一个幼稚懵懂的少年,为革 命洪流所吸引,满怀激情地参干了。在祖国母亲的哺育 和革命熔炉的锤炼下,我不断成长,逐步端正了自己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 世纪 年代前期,我在政府机关工作。这一时 20 50 期,适逢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举国上下掀起了社会主义 建设的高潮,为保证振兴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党中央号召 千百万知识青年向科学技术进军、入学深造,我深感自身 文化水平的不足,萌动了继续学习的期望。 年组织 1956 推荐我作为调干生参加高考,并侥幸地被录取了。我跨 步进入了大学校门,毕业后又被分配到大学任教管理学 课程。 自此,在高校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教书育人的 生涯。 回顾流逝的时光,虽在“文革”前受“左”的错误思潮 和路线的干扰,我和千千万万同代人一样,荒芜了风华正 茂的岁月,但改革开放后,迎来了知识的春天,时代再一 次给予了自己奋发图强的机遇。“文革”后的 年,是自 30 己和同志们一道奋起直追、锐意进取的 年,我们努力 30 2 技术经济求索——— 万君康文集 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地、充实地工作着。在管理科学领域 中,我主要围绕技术经济与管理这一新兴的方向,主讲了 数门课程,指导了一批研究生,主持了多项重点科研课 题,也发表了一些论著。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根本动 力;科教兴国,是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战略;科技、 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 观要求。如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如何实施科教兴国 的战略;如何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 展,是当代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自己立足于本职而 需要潜心研究的主题。 本文集从技术经济求索的视角,从我于 世纪 年 20 80 代后发表的 余篇文章中挑选了有关促进科技进步与 200 创新的文章 余篇。这些文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在 60 技术进步理论与方法研究、科技发展战略与策略以及企 业技术创新研究等方面的基本学术思想与观点。 由于时 间跨度有 余年,从今天看,有的文章内容已乏新意或 20 存在局限性,但却真实反映了我在科学求索道路跋涉的 历程。本文集在出版时由于篇幅的限制,省略了原文发 表时的参考文献。文集的出版,意在抛砖引玉,请读者不 吝批评指正。 借文集出版之际,我要衷心感谢武汉理工大学领导 及管理学院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中给予的指导、帮助和 支持;也要衷心感谢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雷绍锋社长、刘 序 3 永坚副社长以及尹杰编辑的鼎力支持与帮助,没有他们 的支持,文集不可能顺利地及时出版。 我的一批同事和研究生同学们,除了在平时的教学 科研中密切合作,还积极协助承担了文集收集、文集出版 的许多事务性工作。他们是:康灿华教授、刘国新教授、 谢科范教授、王仁祥教授、吴学军董事长(武汉元丰集团) 以及王成昌博士、李华威博士、张乃平博士、邹蔚博士、陈 安平、赵春艳同学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人生苦短,学无止境。我要矢志不渝地在探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