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条件反射-发现者 巴普洛夫(I.P.Pavlov,1848-1936)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 ☆1904年由于消化生 理学方面的卓越研 究获诺贝尔奖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装置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过程 条件反射理论可以用来很好地解释使用名人广告的原因。当名人和品牌被反复联起来以后,名人的形象价值等就被转移到品牌上。这时品牌是条件反射,名人是非条件反射,吸引和喜爱的感觉就是非条件反应。百事的主题为“年轻一代的选择”的广告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这个主题,百事反复地将这个品牌和年轻的明星如麦当娜、王菲、郭富城、F4等“与百事共享好时光”联系起来,虽然广告从来没有给出百事是年轻人的选择,或喝百事可以带来快乐,但广告商希望将百事、年轻人、快乐的场面联系起来。因为这种联系可以将美好的感觉转移到产品上。从百事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程度可见广告商这个目的是达到了。 条件反射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厌恶疗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训练而建立条件反射来改变身体的反应,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或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或消除不良的嗜好等。例如,有人建议采用催吐剂来戒酒,即饮酒与催吐剂相结合,当形成条件反射以后,饮酒就会引起呕吐,于是就厌恶饮酒。 条件反射小实验 操作条件反射-发现者 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在美国心理学界评选的 “20世纪最伟大的100名 心理学家”名列榜首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装置 实验1: ☆将饿鼠放 入斯金纳箱, 白鼠偶然做 出按压杠杆 的动作,得 到一粒食物丸。 ☆若干次后,饿鼠便形成按压杠杆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过程 实验2: ☆开始时鸽子啄三个按钮时随机的,如果 啄红色按钮:给予食物 啄黄色按钮:不给予刺激 啄蓝色按钮:给予电击 ☆一段时间后,鸽子啄 取红色按钮的次数明显 高于啄取其他两个的次数。 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练习 两种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作为一种信号活动,涉及到两类不同的刺激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由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 ☆第二信号系统 由词、语言为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与思维密切联系) 练习 1、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才施教;三思而后行。 2、孟子(约公元前372~298年):性善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 3、战国时期荀况(公元前313~238年):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 4、汉代桓谭(约公元前?~后56年):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气索而死,如火烛之俱尽矣。 5、王充(27~99):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 6、范缜(450~515):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用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7、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脑为元神之府;耳目口鼻动于内,声色臭味引于外。 8、清代戴震(1724~1777):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 9、清代王清任(1768~1831):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1、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370年):灵魂由原子构成,贯穿在身体各部分,随人的呼吸而存在。 2、柏拉图(约公元前427~347年):灵魂先于身体并独立于身体,是永生不灭的。 3、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公元前384~322年)被西方定为最早的阐述心理现象的专著。 4、德国麻堡大学教授葛尔克于1590年始用“心理学”(Psychologie)来标明他的著作。 5、德国沃尔夫所著《理性心理学》(1732年)和《经验心理学》(1734年)问世,“心理学”这一学名才得到公认和流传。 6、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7、蔡元培于1917年在北京大学创立心理学的中国分支,被誉为近代心理学第一人。 20世纪中国心理学十件大事(补充) 1、中国第一个心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