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教学计划
《化学反应原理》 模块
杨 进
一、指导思想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本学期,我任教高二理科(1)(2)班的化学教学。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仍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的普通高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及其教师用书开展教学活动。为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 HYPERLINK /browse/5/index.shtml 教学计划如下:
2、教材分析: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涉及4个主题: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题4:电化学基础。4个主题都是教学重点。高考所占权重:约占化学总分的40%。从知识体系上看是在必修的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的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1)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有关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4)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5)充分领略化学反应原理的无限风采和无穷变化的动态之美,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不懈追求的兴趣、信心和勇气。
3、学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一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工作重点目标:
为完成选修4的教学内容,实现模块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熟悉高考化学的题型和命题趋势,尽快提高教学基本功。基于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区别,所以要区别对待。 重点班的同学在课上要多一些自主学习,在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组织讨论,自己归纳、总结。自己动手探究等多种方法。同时,对优生强化学习,进行提优,对差生同样要做好补差工作。 对普通班的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知识点尽量简单化,力求学生能够理解。同时降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适当放进一些学生活动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过程管理
结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对学生要进行过程管理强化,包括:学生课上表现(听讲、回答问题、学习笔记、分组讨论、纪律情况)、课下作业、随堂检测、学生实验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评价等方面。
(二)重点生的管理
1、尖子生
做好尖子生选拔、培养工作。高二要以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化学科优秀、各科均衡的学生为选拔对象,广泛培养,建立优秀学生的学习档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每周加一张综合训练习题,必须全批全改,利用课外时间及时谈话和指导。做好化学竞赛的辅导工作。
高二(1班):崔春圆、李媛媛、石 杰、郭慧慧、闫爱爱、吴逢逢、闫芳芳、杨成功、岳葆春、孙浩、郑宗、崔健、郝省州、薛亚雄、崔养浩
高二(2班):何睿帑、程亚娥、郑雄伟、王甜甜、席杰、马安强、李海军、石宝宝、杨 辉、张艳霞、王瑞彤、洪俊卫、杨顶峰、柳红兴、王小振、岳雪梅、张佳谋、柳翔宇
2、边缘生
了解边缘学生(及格线附近)的情况,上课多关注、作业批改后要尽可能面批,及时督促和检查。
高二(1班):陈震军、张婷、柳英
高二(2班):陈彦彦、闫明、何艳艳、张燕燕、程燕妮、石亮珠、张雪雯、柳慧婷、
石雨时
3、后进生
从遵守课堂纪律开始要求,课上可提问简单问题,实验课加强指导,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温暖。安排专人给他们留适当基础检测,经常关注他们。
高二(1班):王博涛、朱卫兵、王周、刘彦红
高二(2班):王沛沛、赵君燕、牛九树、苏富贵、赵甫强、杨亮亮
(三)备课
1、备课
提前收集整理备课资料,包括教材分析、参考教案、课件等,结合教学大纲和模块要求,根据本年级学生实际,各抒己见,确定本节课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典型例题、授课方式、掌握程度以及是否拓展和补充相关内容等,组织学案、习题和作业,电脑课件。
2、编写教案
除原有格式内容外,及时整理教学反思,并作反馈。
3、作业和检测
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交流作业中的易错点,讨论优化解题思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每班学生预备三本,即:笔记本、作业本、助学稿,强化重点知识和方法。
(四)上课和听课
1、上课
研究新授课、习题课、章节复习课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