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区和人权保障.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風險、社區與人權保障 315 風險、社區與人權保障* —台灣關愛之家協會案之經濟分析 簡資修 ** 目 次 壹、前言 貳、風險形成與法律救濟 參、風險分配與社區自治 肆、風險隔離與人權保障 伍、個案裁判與協商制度 陸、法律條文與法律體系 柒、結語 * 投稿日: 年 月 日;接受刊登日: 年 月 日。 2007 10 22 2007 11 30 本文初稿曾發表於中研院法律所籌備處、人社中心制度與行為專題中心、台灣 法理學會及廣州中山大學法徑論壇,與會人士給我很多指教,甚為感謝。許永 展、陳佳君、林尚儒、陳慶鴻與邱慶桓等人對 本文提供了研究協助。本文為國 科會 NSC 96- 2414- H- 001- 006專題研究部分成果。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暨人社中心制度與行為專題中心合聘副研究 員、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合聘副教授。 316 《中研院法學期刊》第期( 年 月) 2 2008 3 摘 要 在台灣關愛之家協會案,法院囿於風險認知偏見以及過度法條 形式主義,錯解了憲法人權條款在私法的適用以及忽略了風險分配 與社區自治的辯證關係。本文主張在憲法平等原則之下,社區自治 亦應受到不得行使市場力之歧視的限制。愛滋病患在社會規範的流 瀑效應之下,若容許各社區以規約排除之,其即無住所可居。又在 武器平等原則之下,亦不可將愛滋病患導至無規約或規約不全的社 區。另外,國家也不可以為滿足多數人的偏好,強制監禁或強制收 容愛滋病患,但誘之以利的自願收容,是可以的。最後,本文探討 私法裁判如何啟動一連串的協商,可以是私法上的,也可以是公法 上的。總結來說,法律形式給了裁判者鳥瞰,感情給了裁判者動 力,而經驗則落實了正義! 關鍵詞:風險、愛滋病、社區規約、平等原則、歧視、私法的憲法 化。 風險、社區與人權保障 317 Risk, Community, and Human Rights: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AIDS Patients Protection Center Case Tze-Shiou Chien* Abstract In the AIDS Patients Protection Center Case, the courts, based on biased perception of risk and too rigid legal formalism, have err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ndamental rights in private law and have bypassed the most critical issue of risk distribution in private ordering. This paper ar- gues that via the constitutional value of equal concern the covenants of communitie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AI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