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原料处理技术
第二单元 原料预处理技术 学习目标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和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2.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及原理。 3.生物分离常用的离心、过滤方法。 第一节 概述 微生物发酵或动植物细胞培养结束后,发酵液(或培养液)中除含有所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外,还存在大量的菌体、细胞、胞内外代谢产物及剩余的培养基成分等。 常规处理方法 先将菌体或细胞、固态培养基等固体悬浮颗粒与可溶性组分分离(即固-液分离),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分离纯化操作单元。 对于胞内产物来说,应先经细胞破碎,使生物活性物质转移到液相后,再经固-液分离除去细胞碎片等固体杂质。 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主要是:过滤和离心。 但是不同来源的培养液和发酵液其固-液分离速度差异很大,取决于该介质的理化性状,主要是细胞或菌体的大小和介质的黏度。 细胞絮凝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酵液中杂质很多,对后续分离影响最大的是高价无机离子(Ca2+,Mg2+,Fe3+)和杂蛋白等。 在预处理时,应尽量出去这些物质。 第二节 预处理的目的和方法 一、预处理的目的 ⑴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促进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液分离器的效率。 ⑵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某一相中(多数是液相)。 ⑶去除发酵液中部分杂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二、预处理方法 1.加热法 此法的关键取决于产品的热稳定性。 是最简单廉价的预处理方法,加热可降低悬浮液的强度,加速聚集作用,去除某些蛋白质杂质,破坏凝胶状结构,增加滤饼孔隙度,使固液分离变容易。 2.调节悬浮液的pH值 这个方法也很简便。 全细胞的聚集作用取决于pH值的大小,恰当的pH能够促进聚集作用,一般用草酸或无机酸或碱来调节。 3.凝聚和絮凝 都是悬浮液预处理的重要方法。 都是将化学药剂预先投入悬浮液,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破坏其稳定性,使它们聚集成可分离的絮凝体,再进行分离。 凝聚和絮凝都能有效增加颗粒尺寸,增大颗粒的沉降或浮选速率,提高滤饼的渗透性或在深层过滤时产生较好的颗粒保留作用。 深层过滤:颗粒尺寸比介质的孔道直径小得多,但孔道弯曲细长,颗粒进入之后很容易被截住,更由于流体流过时所引起的挤压和冲撞作用,颗粒紧附在孔道的壁面上,这种过滤是在介质内部进行的,介质表面无滤饼形成。 凝聚和絮凝 凝聚:在投加的化学物质(如:水解的凝聚剂,铝、铁的盐类或石灰等)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小的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凝聚剂的作用:对粒子表面电荷的中和;消除双电荷层而脱稳;通过氢键或其他复杂的形式与粒子结合发生凝聚。 凝聚和絮凝 絮凝:使用絮凝剂(通常是天然或合成的大分子质量聚电解质)将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10mm大小絮凝团的过程。 絮凝剂的作用:桥架作用。 絮凝剂相对凝聚剂而言更昂贵,其使用剂量必须正确使用并仔细优化。 最佳的絮凝剂使用剂量为:一般为大概一半的粒子表面被聚合物覆盖时所使用的絮凝剂剂量。 凝聚剂和絮凝剂的类型 凝聚剂:主要是无机类电解质,大多为阳离子型,分无机盐类、金属氢氧化物类和聚合无机盐类等。 絮凝剂:其官能团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三大类型。 4.去除杂蛋白质的其他方法 ⑴等电沉淀法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能沉淀除去。 很多蛋白质的等电点在酸性范围内(pH为4.0-5.5)。有些蛋白质在等电点时仍有溶解度,可结合其他方法。 ⑵变性沉淀 蛋白质从有规则的排列变成不规则结构的过程称变性,变性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产生沉淀。 方法:加热、大幅改变pH、加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等)、加重金属离子(Ag+,Cu2+,Pb2+等)、加有机酸(三氯乙酸、水杨酸、苦味酸、鞣酸、过氯酸等)及表面活性剂。 ⑶吸附 吸附作用常能有效除去杂蛋白质。 在发酵液中加入一些反应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的沉淀物对蛋白质具吸附作用而使其凝固。 5.不溶性多糖的去除 不溶性多糖较多时,发酵液黏度增大,固液分离困难,采用酶将其转化为单糖以提高过滤速度。 如在蛋白酶发酵液中加入淀粉酶,能将培养基中多余的淀粉水解成单糖,降低发酵液黏度,提高滤速。 6.高价金属离子的去除 对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无机杂质主要有:Ca2+,Mg2+,Fe3+等高价金属离子,预处理中应将它们除去。 1、概念 细胞破碎是用物理、化学、酶或机械的方法来破坏细胞壁或细胞膜的方法。 细胞破碎技术是指利用外力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的技术。 2、目的 破坏细胞外围,使细胞内容物释放出来。 3.原理 ⑴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的破碎最关键。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易于破碎。 植物和微生物细胞的细胞壁坚固,破碎困难。 ①细菌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层组成,细胞壁厚,为15-50n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_T 3880.2-2024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 2 部分力学性能.docx VIP
- 地铁全面节能改造技术方案(RT轨道苏州会议).pdf VIP
- 鼻部解剖及生理(共49张课件).pptx VIP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x
- 工程装饰装修施工方案.docx VIP
- CECS-10-89埋地给水钢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pdf VIP
- 中国如何推进智慧消防稳定发展.doc VIP
- 岭南版上册二年级美术教案.doc VIP
- 2025 年重庆市高中数学联赛初赛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HarmonyOS鸿蒙应用开发》电子教案--项目2-01.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