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晚绿野秀”(《入彭蠡湖口》) “青翠杳深沉”(《晚出西射堂》)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石门岩上宿》), 谢诗在语言方面的疵病,一是有时铺排过甚,如《诗品》所言,“颇以繁富为累”;二是有些对句显得板滞无精神;三是多使用典故和深奥的书面语,读来拗口而且费解。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并不着意对物象进行精细的刻画与描摹。人们对物象的描写在于创造一种氛围,寄托一种情思,因而往往是注重事物的某些与人们心情吻合的特质,而其描写也是粗略的、轮廓式的。陶渊明就是这方面突出的代表。 谢灵运 则着意于山姿水态精细刻画,用“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作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的诗常常能曲尽景物的形、声、色的美,能对景物作传神的把握,能传达景物的神韵。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 陶渊明以静观默察的方式待物,以纯静的心境与物亲切交流,注重物我合一,落笔成诗,便出意境。谢灵运用移步换景式的游赏,景物是被欣赏者,因而,物我分离,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渊明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 二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诗既然是写意的,就要追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要注意语言内涵的丰富性和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弦外之音和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正因为陶诗是写意的,所以,陶诗中的景物就不是单纯的景物本身了。如他笔下的青松、秋菊、孤云、归鸟等意象,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性情与人格,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和人格的象征。 谢灵运的诗歌语言,则更注重写实性。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它是一种纪实,是一种游览的“真”,而不是写眼前境界的“真”。《文心雕龙·明诗》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正好概括了谢灵运诗歌语言的特点。 谢灵运、颜延之、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颜延之的诗“铺锦列绣,雕缋huì满眼”;时人汤惠休称为“如错采镂金”。 钟嵘称刘宋后期“文章殆同书钞”,颜延之对此是有影响的。  鲍照“才秀人微”,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孤门贱生”虽然如此,鲍照仍很自信,相信自己能博取功名。故其一生“释担受书,废耕学文”,造诣公侯,以求一逞。“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无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 二、 鲍照与七言诗   《易·乾》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三)郭璞 1、关于郭璞, 2、郭璞的游仙诗 钟嵘《诗品》:“辞多慷慨,乖远玄宗”,“乃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 锺嵘:“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贤人君子虽居庙堂之上,无异于山林之中。”(《晋书·隐逸传》)有人甚至说:“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王康琚《反招隐诗》) 第四节 陶渊明 第一时期:从出生到29岁,用陶渊明自己的诗说是:“闲居三十载”,是“弱年逢家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是“委怀在琴书” “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1、生平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饮酒》)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 第二时期,从29----41岁,用他的诗来概括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是“投耒去学仕,一心处两端。” 第三个时期:归隐田园 。“夏日苦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辰愿鸟迁。”“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归去来兮辞》:“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2、思想 《形·神·影》:“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亦须尽,无复独多虑。” 查初白:“返自然”三字,道尽归田之乐,可知尘网牵率,事事局违本性。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朱熹:“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