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烝zheng:众多。 * * 主文而谲jue谏: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刺。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 * 帝:舜。夔:人名。典乐:主管音乐。胄:长。教育子弟,使其成长。一说胄子指嫡长子。栗:坚貌。永:长。声:指五声,宫、商、角、徵、羽。律:指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八音:金、石、土、革、丝、竹、匏、木。 * 始基之矣:王化之基。 * 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指厌恶以邪代正。 * 质:质朴。文:文饰。史:虚浮不实。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质:质朴。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 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 * 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令:好、善。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 * 《韶》是虞舜登上帝位的音乐,唐尧礼让天下,开启了礼乐治国的第一声,所以孔子说《韶乐》美极了,好极了。《武》是歌颂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取得胜利的乐曲。武王伐纣,是以武力取得天下,不像虞舜是以礼让登上帝位。 * 用素粉来打扮 。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 * 将叛者其辞惭(内愧),中心疑者其辞枝(枝蔓),吉人(善良的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游移不定),失其守者(失去操守的人)其辞屈(屈服)。 * “何谓知言?”曰:“诐辞(片面的言辞)知其所蔽(遮隔),淫辞(过分的言辞)知其所陷(沉溺),邪辞(违背正道的言辞)知其所离(违背),遁辞(闪烁其辞、躲躲闪闪的话)知其所穷(理穷)。(若此四者之类,我闻能知其所趋也。 * 司马迁《屈原传》 认为音乐产生于人心感物,提出了物──心──声──音──乐的发生模式。其次它还注意到人的心理状态与音乐音调变化的关系。这二者是富有新意的。 物感说是汉人的发明,它源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及五德始终说,汉代不少典籍都涉及过物感的问题,除《乐记》外,班固的《白虎通》及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些谶纬书中也都涉及过这些问题,只不过它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神秘的感应色彩。不管如何,物感说的提出是一个进步,以前《荀子》的《乐论》还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有了物感说,就使得研究的问题更深入了一层,使人们意识到音乐的产生与作曲家受外物的感动有关。 二 、论音乐的作用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本》)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 故先王著其教焉。(《乐施》) 这是文学批评史上首次明确地将音乐与政治联系在一起,认为音乐的风格与政治的隆污治乱有直接的关系。其次,它还第一次提出了音乐可以移风易俗,具有教育功能。这也比先秦儒家只是把音乐当作一种培养人的素质的观点更为世俗化。因此,先秦的儒家是以诗乐作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到汉代的儒家则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了诗乐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使诗乐为政治和社会服务的提法合理化、理论化,这是儒家实用主义诗论成熟的标志。 三 、论音乐的创作 《礼记》所论音乐是包括了诗乐舞三者的,这也是上古诗乐的一个真实面貌。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乐象》)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 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师乙》) 这里透露出的意思有二:一是音乐是三位一体的,且都本之于心;二是音乐乃心“说”之的结果,亦即情在起作用,并描述了音乐的各种形式是随着感情的发展而逐步变化的。 由于《乐记》的作者认识到情的作用,所以在另一处专门论述了情与音乐的关系:“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这段话也许源自《淮南子》: “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于外者也。以文灭情则失情,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通,则凤麟极矣。”(《主术训》) “且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 而形于外者也。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夫有孰推之者?故强哭者,虽病不哀;强亲者,虽笑不和,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齐俗训》)《淮南子》中的上两段话,应是《乐记》所本。 在先秦,情志虽没有强行被人分开,但当时的习惯用法是用志来表示志向思想等内容,而对情则没有更多的注意,这也与当时的人对诗乐是如何产生的没有给予关注有关。到了汉代,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