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言
第一讲 辉煌与壮美——宫殿
第二讲 防御的堡垒——城池
第十讲 天国与仙境——道教和伊斯兰教建筑
第三讲 浩然之大美——长城
第十一讲 山光亲水色——亭与景观楼
第四讲 铺锦又列绣——皇家园林
第十二讲 闲和与严静——学府书院类建筑
第五讲 卷幔入镜中——私家园林
第十三讲 礼乐与寄情——牌坊、戏台与桥
第六讲 地下御天堂——陵墓
第十四讲 四方之风俗——民居
第七讲 宣教之伽蓝——佛教殿堂
第十五讲 木构架营造——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第八讲 禅悟之浮图——佛塔
附录一:中国古代建筑年表
第九讲 祀神与祭祀——礼制建筑
235 附录二:参考书
序 言
中国在建筑文化等方面,与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相比,不但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而且就中国国内来
说,不同的民族与地区建筑文化也有不同的特点。在中国的众多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各
方面的发展也最为繁盛、快速。因此,汉族风格的建筑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总体来说成就也最大。当然,
其他 数民族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像藏族工匠营造的拉萨的布达拉宫,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建
筑史上的奇葩。
概括地说,大约有七种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在古代世界存在过。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像古
埃及、古代西亚、古印度、古代美洲等这些独立的建筑体系,要么流传不广,要么早已中断。现在公认
的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伊斯兰教建筑的历史相对短些,而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的时间最长,分布
的区域最广,成就也最为辉煌。本书关注的是中国古代建筑。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由汉族统治、治理的朝代居多,因而时间也就最长。在中国古代
建筑史的三次高潮时期——秦汉、隋唐、明清——的六个王朝中,秦、汉、隋、唐、明的统治者都是汉族,只有清朝统治者
是满族,就这一个 数民族的统治时期,还只有前半截是第三个高潮的一部分。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保持了一种一贯性和延续性,这种强大的建筑传统一直延续到20 世纪初。
现在 们虽然不再大规模地使用木结构和传统的营造方法去兴建中国传统建筑,但是中国人的建筑文化传统却依然在继
续发扬。即便是在现代建筑空间中,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理念仍然在发挥着影响。
国古代建筑的功能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物质功能,即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一是精神功能,即通过建筑的宏伟造型
来烘托神灵或帝王的睥睨一切的气势。
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当属木结构,上至皇家宫殿,下至普通百姓的住宅,大都采用木构架。这明显地是各朝各代对
前代不断继承的结果。中国从原始社会的“构木为巢”的巢居建筑形式起,所居就是木构架,后来虽有土、石、砖、瓦等材料,
但大多是作为辅助构件,或作为维护结构,或者说所用比例较小。
要说一般的百姓采用木结构建筑房屋,是由于经济能力所限,那么,作为各朝最高统治者的帝王的宫殿为何也采用木结
构呢?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王朝,建筑材料已经比较多样,建筑技术也非之前可比了,为何还采用木结构?这主要是因为
木结构建筑施工起来较为快速,能让初步确立统治的君王很快就有自己的新宫殿。当然,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坚固、稳定性也
是不可小觑的原因。
中国古建筑以木构架为主,由于木构架的寿命不如石结构,如何长期存留于世,的确是一个大的问题。中国历史悠久,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许许多多巍然耸立的宏伟的木构架建筑是绝不可能全部完好保存至今的。这其中既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原
因——木材料的腐朽,也有战争的毁坏、人为的破坏等因素。况且还有很多朝代的建筑是在前朝的基础上改建的 ,那么被
改建前的建筑模样自然无法再留存于世。尽管如此,从唐代以后的每个朝代,仍然有一些木构建筑保存至今,成为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