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康复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椎病康复 定义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性病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并引起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发病率约10%-20%,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40~ 60岁为高发年龄,从事伏案工作者发病率最高,性别间无差异,好发部位依次为C5-6,C6-7,C7-T1 病因 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增厚、钙化 另外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头颈部的慢性劳损、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头颈部外伤与咽喉部炎症等为颈椎病的诱发因素 发病机制 尚不清楚 一般认为与椎间关节退变、骨质增生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椎动脉等因素有关 椎间盘、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变是随年龄增长而进行的长期病理过程 退变的椎间盘含水量及蛋白多糖逐渐减少,胶原类型改变,细胞、基质纤维异变,结构紊乱;髓核及纤维环失去原来的生物力学性能,椎间盘的承载能力及应力分布异常,椎间隙逐渐变窄 20岁左右椎间盘开始退变,60岁左右的老年人常有多节段退变 颈椎 椎体小,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水平面 横突孔:椎动脉及椎静脉通过 椎间孔:脊神经通过 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颈动脉结节,颈总动脉经其前方,暂时性止血压迫此处 钩椎关节Luschka 3-7颈椎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 过度增生肥大,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症状 神经根型 累及神经根,颈肩臂痛并有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和运动障碍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好发于C5、6,C6、7及C4、5间隙 好发于50岁左右,颈部损伤,长期伏案工作而劳累,或“落枕”常为发病诱因 颈肩臂痛,向前臂或手指放射,手麻,手或臂无力感,持物不稳或失落 颈部僵直,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痉挛,受累节段棘突压痛 C6:拇指痛觉减退,肱二头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C7或C8:中、小指痛觉减退,肱三头肌力减弱,握力差,手内在肌萎缩,肱三头肌反射消失 C5:肩部前臂外侧痛觉减退,三角肌力减弱 脊髓型 大多数发病在5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缓慢,逐渐加重或时轻时重 手、足或肢体麻木,僵硬不灵活,握物不稳,写字、持筷不方便或行走不稳,足下踩棉花感等是常见主诉,有些有尿急、尿频或排尿困难及胸或腹部束带感 肌力减弱,但肌张力增高,四肢肌腱反射亢进,有时出现髌阵挛或踝阵挛,大多数Hoffmann征Rossolimo征,部分有Babinski征阳性,针刺觉及温觉减退,深感觉往往正常 一般为不完全性的,常常累及两或三个节段,损害也可能偏于一侧 临床症状与体征并非完全相同,上下肢或左右侧的体征常有程度差异 交感神经型 40岁左右发病者居多,女性多见,会计,打字员,描图员,计算机操作者等伏案工作人员好发病 主观症状多,客观体征少 头昏头痛,颈肩背痛,颈椎及上胸椎棘突压痛,面部麻木或半身麻木,发凉感,无汗或多汗,针刺觉迟钝,眼部胀痛,干涩或流泪,视物不清或彩视,耳鸣或耳聋,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对疾病恐惧多虑等 椎动脉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典型症状为转头时突发眩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甚至跌倒,但意识清醒 卧床休息数小时,多至数日症状可消失,症状严重者或病程长久者可出现脑干供血不足,进食呛咳,咽部异物感,说话吐字不清,以及一过性耳聋、失明等症状 混合型 具有2组以上症状者,通常以某型为主,伴有其他型的部分表现 诊断原则 确立颈椎病诊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具有比较典型的症状和(或)体征 颈椎的X线片及其他检查证明椎间分级退变,并压迫神经、血管 影像学检查存在神经、血管压迫与刺激,同临床表现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一般状况评定 颈椎活动范围测定 肌力测定 感觉和反射 疼痛与压痛点的测定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测定 影像学评定 ADL评定 专项评定 颈椎稳定性评定、颈椎间盘突出功能损伤的评定和脊髓型颈椎病的功能评定 日本骨科学会(JOA)对脊髓型颈椎病的17分评定法应用较为普遍,17分为正常,分数越低表示功能越差 上肢运动功能4分(持筷),下肢运动功能4分(行走),感觉6分,膀胱功能3分 压颈试验 Foraminal Compression(Spurling’s test) 又称椎间孔挤压试验 患者坐位,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双手十指交叉按于患者头顶,双肘屈曲使两前臂贴于患者头颈两则,然后双手掌向下按压头顶,若患者颈痛并有上肢串痛和麻木感为阳性,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 臂丛牵拉试验 患者坐位,颈部微前屈。检查者立于侧后,一手扶头,一手握患手,两手配合向相反方向牵拉,若患者有颈痛并有上肢串痛和发麻为阳性,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 引颈试验 Distraction test 即椎间孔分离试验,患者端坐,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双手分别托住患者枕颌,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