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奉御药同仁堂
(1)
第一节乐家敬业终得回报
雍正钦定供奉御药
随着岁月流逝,同仁堂名声日隆,京城的王公贵族、黎民百姓都知道同仁堂重信誉、讲诚信,同仁堂的药配方独特,原料上乘,加工精细,疗效显著。有人还作诗赞曰:“都门药铺数同仁,丸散人人道逼真。纵有岐黄难别味,笑他若个术通神。”
说到同仁堂药物的灵验,有些甚至被添上了神话色彩,如“打老儿丸”就有这样的传说:道教大师陈抟走过青城山下时,看见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行走如飞,手持木棒,在追打一位百岁老人。陈抟气愤不过,质问妇人说:“你为什么打老人,真是大逆不道~”
不想,那位妇人说:“他是我的重外孙,我五百多岁,他才一百多岁。因为他不肯吃我们祖传的仙药,老态龙钟,成了这么副样子,所以我要打他。”
陈抟一听,赶忙滚鞍下马,跪拜求药。此药从此就被命名为“打老儿丸”。
当然,“打老儿丸”并无返老还童、永葆青春的功效。它的主要功能是治五痨七伤,阳气不举,小便频数,眼目昏花,腰膝疼痛,又名“延寿丹”,因为它的功效不错,才被传神了。
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故宫博物院至今仍保存着同仁堂制作的黎洞丸、紫金锭等药物,它们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仍旧保持着原貌,没有变质,看到的人莫不惊叹中药的神奇和同仁堂药物的质量上乘。
同仁堂的药正式被宫廷作为御用,始于雍正初年,雍正皇帝钦定由同仁堂供奉御药房需用药料,代制宫内所需各种中成药,称为“承办官药”,又叫“供奉御药”。从雍正初年开始,一直到宣统被迫退位,躲在故宫里当“逊帝”的近二百年间,同仁堂一直享有供奉御药的特权。
在清宫医药档案中,保存有同仁堂配方簿。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就有两种:一是光绪十一年(,,,,)六月十四日呈进的,卷首题有《同仁堂丸散膏丹配方》两册,为黄绫裱册,说明它是御用之物。全书收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喉科、眼科等用药一百零二种。二是光绪十七年(1891)呈进的《同仁堂配方治方》,存于故宫博物院药材、药具库内,一册,十一开半,其中列举了风痰、补益、痰嗽等十六门丸散膏丹的配方治方,共四百二十五种。册页中还有这样的语句:“除此之外,具实无有别样子了。”说明同仁堂的全部配方都已经悉数奉上。此外,在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的和同仁堂有关的资料还有《御药房丸散膏丹配方》、《上用丸散膏丹配方》、《总管用丸散膏丹配方》、《药库丸散膏丹配方》、《清太医院配方》等。
据同仁堂的专家考证,《清太医院配方》记载下来的药物有四百二十五种,它们和同仁堂修订重刊,收有四百四十九种药物配方的《同仁堂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有着内在关系。
另外,有些同仁堂的药也被收到《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中,例如黎洞丸,还加有说明:“此方乃异人传授,功效非常,药性捷速,内可以服,外可以敷。专治逐瘀生新,续筋接骨,疏风活络,化痰蠲痛,宣通气血,消肿解毒。凡男妇小儿一切疑难危急之症,百发百中,真有起死回生之力,功难尽述。”
在封建的皇权社会中,由哪家药店供奉御药,就标志着这家药店实力最雄厚,信誉最可靠,会成为业界众望所归、众目所瞩的一杆大旗。同仁堂开业后,自雍正元年(,,,,)供奉御药,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八代皇帝,总计独办官药一百八十八年。 第二章 供奉御药同仁堂(2)
清宫御药房系仿明制而建,设立的时间是顺治十年(,,,,),设立之初属太医院。为设立御药房的事,顺治皇帝还和大臣发生了一场争执。当时有个叫郭一鹍的礼部官员出面反对设立御药房。他大发宏论说,设御药房会使皇上倾心于医药,不能集中精力关注国事。身为帝王,只要减少嗜好和欲望,省去游乐,多和大臣接触,集中精神关注政事和学问,就会理义深入人心,政治清和开明,国家强大兴盛,区区医药的作用何足道哉~他的这番牛头不对马嘴的“高论”,被顺治帝斥为“胡说八道,显然是想借此机会沽名钓誉,着有关部门讨论从重处理~”(“妄端进奏,显系借此沽名,著从重议处。”)结果,郭一鹍获“降一级调外用”的处分。自此,清廷的御药房才建立起来。
清朝的御药房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有“外药房”和“内药房”之分。外药房
给各宫太监及管事们供药;内药房才是专门负责给皇帝、后妃供药的,同时兼管制药、煎药。大约在同治年间,宫廷里还设了专门为后妃服务的寿药房。
清朝的御药房虽然有一段时间归太医院管,但以内务府管辖的时间最长。后来,因为宫内用药量日渐增加,御药房又下设内宫药房,乾清宫、储秀宫、宁寿宫、寿康宫、寿安宫、永和宫等都设有内宫药房。此外,在各行宫,如圆明园、颐和园及承德避暑山庄等处也设有药房。各药房都可向同仁堂派差。现存的御药房档案中记载了大量同仁堂向御药房提供中药材和中成药的情况。其中有几百种同仁堂的仿单。仿单是广告或药物说明,有一种仿单,就意味着御药房曾进过这种药。此外还有同仁堂为宫廷提供各种差役的记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