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报告书写自动控制原理要求.doc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中simulink的建模方法。
2、 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 应曲线的理解。
3、 定性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实验要求
按照下列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建立相应的simulink仿真模型,观察并记录 其单位阶跃响应的波形。
比例环节:G(s) = l和=
惯性环节:G[(5)=—和 g2(5)=—!—;
s +1 0.5s +1
积分环节:Gt(s) = -;
s
微分环节:G](5)= s ;
比例+微分环节(PD) : q⑸= 2 + s和G2(s) = 1 + s
比例+积分环节(PI) : ^(5) = 1 + -和) = 1 +丄
s 2$
二、 实验仪器和设备
PC系统机、MATLAB软件。
三、 实验过程
1、 在MATLAB的Simulink下构造各典型环节的仿真模型。
2、 运行仿真模型,观察输入输出波形。
3、 修改相应的参数,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界同,并分析原因。
4、 保存并打印实验结果。
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
此处贴仿真原理图(打印)、仿真效果图(打印),并对仿真效果图进行分析与 说明(手写)。
实验二线性定常系统的瞬态响应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 利用MATLAB分析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
2、 研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数阻尼比匚和无阻尼自然频率con对系统动态性能的 影响,定性分析匚和3n与最大超调量7%和调节时间tsZ间的关系。
3、 掌握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测试方法。
实验要求
1、 观测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分别在0^1, 了二1和1三种情况下的单位阶跃响
应曲线;
2、 当系统的阻尼比$ = 0.707时,观察此吋系统的超调量/%、调节吋间ts(A= ±
5%);
3、 :为一定时,观测系统在不同?时的响应曲线。
二、 实验仪器和设备
PC系统机、MATLAB软件。
三、 实验过程
1、在MATLAB的Simulink下构造图2.1所示的仿真模型。
图2.1
2、 当?=10时,分析0.2、0.707、二1、$=2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3、 当了二0.2吋,分析?=1、?=100吋,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此处贴仿真原理图(打印)、仿真效果图(打印),并对仿真效果图进行分析与 说明(手写)。
实验三 线性系统稳态误差的研究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 理解系统稳态误差与其结构、参数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幅值大小之间的关系。
2、 研究系统的开环增益K对稳态谋差的影响。
实验要求
1、 观测0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斜坡响应,并实测它们的稳态误差;
2、 观测I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斜坡响应,并实测它们的稳态误差;
3、 观测II型二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和单位抛物线响应,并实测它们的稳态误 差。
二、 实验仪器和设备
PC系统机、MATLAB软件。
三、 实验过程
1、0型二阶系统如图3.1所示。当系统分别输入阶跃和斜坡输入时,观察偏差曲 线e,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图3.1 0型二阶系统的方框图
2、I型二阶系统如图3.2所示。当系统分别输入阶跃和斜坡输入时,观察偏差曲 线e,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图3.2 I型二阶系统的方框图 图3.3 II型二阶系统的方框图
3、II型二阶系统如图3.3所示。当系统分别输入阶跃、斜坡和抛物线输入时, 观察偏差曲线e,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此处贴仿真原理图(打印)、仿真效果图(打印),并对仿真效果图进行分析与 说明(手写)。
实验四线性定常系统的串联校正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 理解所加校正装置的结构、特性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 掌握串联校正几种常用的设计方法。
实验要求
1、 观测未加校正装置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2、 按动态性能的要求,分别用时域法或频域法(期望特性)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3、 观测引入校正装置后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并予以实时调试,使之动、静态 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PC系统机、MATLAB软件。
三、实验过程
1、 系统的性能指标如下:系统的超调量:^10%,速度误差系数K、22。
2、 设校止前系统为图4」所示,其中其中71, 7; =0.2, K严1, K2=2, K二KK2=2。输入阶跃信号观察并计算是否满足要求。
图4.1
图4.1二阶系统的方框图
3、根据对校正后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取% =4.3% 5 10%, Kv = 2.5 2 ,相应的
开环传递函数为:G(S)二
开环传递函数为:
G(S)二
2.5
S(l + 0.2S)
2.5 (l + S)(l + 0.2S) _ 1.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出境竹木草制品台帐表单各种表格.pdf VIP
- DB34T 4822-202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技术规范.pdf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pptx
-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无忧备课课件(统编版).pptx VIP
-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智能张拉与压浆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DL∕T 1685-2017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评价导则.pdf
- 2025春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纸制品》教案及反思.docx VIP
- 建设工程标准化协会标准:TCECS 717-2020 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 XX县压缩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 调 式 中 的 音 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