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漳州市依港立市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资料
PAGE
PAGE 17
漳州市依港立市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序言
海洋是蓝色国土,巨大资源宝库。加快发展港口及海洋经济,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宝贵经验,是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现实需要,也是沿海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漳州地处海峡西岸南部,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1.5倍,占福建的13.7%。海岸线682公里,占福建的20.5%,有5个县(市)在沿海,是典型的海洋资源大市。未来漳州要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潜力在海洋,后劲在海洋,希望也在海洋。编制和实施《漳州市依港立市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发挥海洋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实施“依港立市”发展战略,建设港口大市和海洋经济强市,凸显漳州在海西的位置,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根据市政府要求,市发改委牵头各县(市、区)、有关开发区、市直涉海部门共同编制《规划》。《规划》以市第九次党代会、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和《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主要阐述规划期政府发展港口及海洋经济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行为方向,是规划期内我市港口及海洋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指导,是统筹港口及海洋产业发展布局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依港立市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漳州港口及海洋资源状况
1、港口岸线和综合资源优越。拥有厦门湾(南岸)、东山湾、诏安湾、浮头湾、佛昙湾等20多个天然港湾,其中厦门湾(南岸)和东山湾为深水港湾(全省深水港湾6个)。规划招银、后石、石码、古雷、云霄、东山、诏安七个港区,近期规划码头岸线50.5公里,可建各类泊位254个,其中深水泊位138个(5-10万吨级35个,10-20万吨级10个,20万吨级以上13个),中小泊位116个,港区陆域总面积4357万平方米,可形成吞吐能力货运4亿吨,客运840万人次/210万辆。特别是招银、古雷两个深水港区(古雷港为国际第19号停泊点)靠近国际主航道,港湾不淤且避风条件好,水深和锚地条件可满足建设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码头需要。拥有大量平坦的港口后方陆域土地和充足的淡水资源,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和物流综合条件优越。
2、海洋渔业资源突出。沿海滩涂丰富,资源分布集中,呈缓慢淤涨状态,浅海滩涂11.23万公顷,渔场1.5万平方公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植物200多种,浮游生物607种,鱼类213种,软体动物212种(含贝类),节肢动物约72种,底栖生物305种。2005年海产品总量148万吨。列入国家、省批准渔港43个,其中国家中心渔港1个。
3、滨海旅游资源品位较高。主要有海岸地质地貌、海滨风光、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自然生态、海洋温泉和海岛自然风光,海滩景观景点特色突出,旅游开发价值较高。沿海拥有3个4A景区(东山风动石景区、天福茶博物院、东南花都)、一个国家级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其中南碇岛为全国十大最美岛屿)、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天福石雕园和龙佳山庄等)、6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乌礁湾国家级海滨森林公园和九龙江、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山关帝庙、白礁慈济宫、云霄开漳圣王、旧镇乌石妈祖等台湾祖庙众多,关帝、陈元光和妈祖等文化,传承厚重,影响深远。
4、海洋矿产和化学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56种,探明储量32种。矿产中固体矿47处、地热2处、矿泉水53处、医疗矿水1处,矿产品期望值700亿元,其中硅砂和海砂已探明总储量5亿吨。海洋化学资源丰富,拥有盐田30万亩。
5、海洋能源和岛屿资源开发潜力大。沿海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有望形成新的优势产业。沿海大小岛屿143个,岛屿岸线2098公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二、漳州“十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1、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87.35亿元,占全市GDP的13.9%,五年年均增长13.2%,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2.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五年年均分别增长6.6%、24.9%和21.5%。2005年海洋产业总产值191.23亿元,年均增长14.9%,其中海水养殖产量85.86万吨,居全省首位。临港燃煤电力年发电量360万千瓦,居全省第一。建成漳浦六鳌一期3.06万千瓦和东山3.6万千瓦两个风电场。
2、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66.6:13.1:20.3调整优化为2005年的49.5:21.4:29.1,呈现了一产比重下降,二产、三产比重同时提高的好势头。初步形成海洋渔业、临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五大海洋产业。海洋产业日益优化,2005年总产值中,海洋渔业占39.1%,海洋精细加工业 16.7%,滨海旅游业占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