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平国翼王石达开的功与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太平国翼王石达开的功与过

论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功与过 周 询 石达开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人物。史学界对他的评价各不一样,有的说他功大于过,有的说他过大于功,有的说他功过参半,有的说他是杰出的农民革命英雄,也有的说他是混进革命队伍中的阶级异己分子。总之众说纷纭,各持一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既不能一鞭子打死,也不能文过饰非。我认为他武功卓著,政绩斐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农民革命领袖。但他身上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错误,特别是1857年5月离京出走以后,他的错误行为,给太平天国和他自己都造成了严重损失。在这里我不妨就他的功过是非,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借以抛砖引玉。首先谈谈他值得肯定的方面。 一、对敌斗争立场坚定。石达开虽是地主阶级家庭出身,但他处于社会阶级矛盾非常激烈的时期,目睹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不禁使他心灵中产生了匡世救民的壮志豪情。他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时起,由广西到湖南、武汉,一直打到天京,身经百战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安徽督战、湖口、九江作战,用兵江西,粉碎江南大营等重大战役,更是打得反动派一败涂地。甚至从天京分裂出走以后,也没有改变他同封建统治阶级作斗争的严正立场,仍然在太平天国旗帜下,与地主阶级总代表——满清封建王朝作不屈不挠的斗争。而且在进军途中,每攻克一地总是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打击官僚、地主、豪坤的封建统治,剥夺他们的财、米、衣物,分给穷苦人民和留作军用。总之,他的一生都是为劳动人民而战,为打击封建势力而战,为推翻满清封建王朝而战。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在他自己的革命生涯中,一贯立场坚定,尽管敌人软硬兼施,从不动摇妥协。天京“内讧”以后,曾引起反动派的幻想,认为石达开为洪秀全所不容,会有“投诚”之意,他们一方面乘天京“内讧”元气大伤之机,加紧对太平天国根据地的进攻,一方面用高官厚禄来收买石达开。当时石达开虽处于国仇家恨的双重压力下,但仍然抛弃个人恩怨,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回师宁国抗击敌人的进犯,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局,彻底打破了敌人的幻想。大渡河惨败后,在四川成都受审,他盘坐在蒲团上,面不改容,怒目而视,慷慨陈述自己的起义经过和痛斥敌人的残暴和奸诈。“其枭杰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气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之语。自言南面称王十余年,所屠戮官民以千万计,今天亡我,我复何惜一死!”当他被处以凌迟极刑时,更是“神色怡然”,表现出一位农民革命领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豪迈气魄。 然而这些年来,特别是文革年代,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竟对这样一位农民领袖,抡起无情大斧,横加诛伐,说他是混进革命队伍中的地主分子,说他“怀着个人动机被卷入了农民革命的洪流,混进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窃据了高位,他的品质恶劣,居心叵测。从混进革命队伍的那一天起,就给太平天国革命埋下了极大祸根。”这种批判太不实事求是,是唯心主义体系的唯成分论的流毒。一个人在社会阶级斗争中的地位,不是根据个人出身,而是根据他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来决定。比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他们也都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由此可见,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决不能以阶级成份来决定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再说石达开生于1831年,他1847年加入拜上帝会时,年仅十六岁,接触拜上帝教义的思想,应当还早一点,那时他还是一位少年,是不是地主分子,是很明显的事,何况他在家中还经常参加农副业劳动。因此说,石达开本身根本谈不上是地主分子,充其量是一个出身于地主家庭中的小知识分子。 那些人之所以大加诛伐石达开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把带兵出走的罪责,完全归咎到石达开一个人身上,说他是分裂主义的罪魁祸首。对于这件事,我认为也应客观分析。此事产生的根源在于洪秀全,因他经历“内讧”之后心有余悸,生怕异姓王执政对他造成威胁。石达开回朝辅政,不是出于洪秀全的初衷,而是满朝文武的推举。辅政后他疑心更大,立即加封自己的两位胞兄洪仁发、洪仁达为安王、福王,用来“挟制翼王”。对石达开的工作横加干扰,后来甚至发展到“有阴图戕害之意。”石达开为了不使矛盾公开化,为了避免杨秀清突遭袭击的不测事件重演,不得不走上率兵出走的道路。也许有人认为应该选择犯颜直谏或委曲求全的办法解决。如果犯颜直谏,更会遭致不测后果。因为石达开是首义之王,众望很高,犯颜直谏只能被洪秀全理解为石达开的篡逼。如果采取委曲求全,也是不可能的事。洪秀全即使明里不对石达开斥责谩骂,却暗里却用安、福二王“挟制”,处处疑忌他,百般掣阻他,甚至要阴图戕害他,那也就很难使石达开解除心病,委曲求全了。因为两种势力明争暗斗,总有一天矛盾会激发到不可收拾的程度。所以说石达开的出走,是被逼出走,是无可非议的事。要说罪责,首先应由洪秀全承担,因为这一分裂事件,完全是洪秀全一手造成的。至于说石达开出走不应带走部队,这种说法也是不合情理的。不带走部队。孤身一人出走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