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房室结双径现象的临床研究内科学专业论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部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结双径现象的临床意义 背景:心内电生理检查中非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合并房室结双径现象并不少 见,该双径路是否可能参与心动过速并不十分清楚。
方法:对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发作过室上性心动过速并于电生理检查中证 实存在普通旁路并对旁路进行了导管消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旁路消融后 是否合并双径现象分为A组(有房室结双径现象)和B组(无房室结双径现象)。 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和,或临床随访。确定复发的依据为有复发心电图和,或典 型临床症状。 结果:一共纳入123例患者(中位年龄41岁,女性44.7%)。A组一共51例(其 中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对这两例进行慢径消融),B组一共72例。基线 资料显示,39%为显性旁路,左侧旁路82例(66.7%),右侧旁路36例(29。3%), 双旁路或多旁路5例(4.1%),双旁路或多旁路中4例为双侧1例均为右侧。有41.5% 的患者电生理检查可发现存在房室结双径现象。旁路即刻消融成功率99.2%。中位 随访时间368天,复发2例,复发率为1.6%,其中A组复发1例(仍为AVRT, 但与前次消融位置不同),B组复发1例(右侧旁路相同位置复发),两组相比无统 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房室结双径现象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并不少见。旁路消融后该现象 的存在并不增加房室折返心动过速患者心动过速复发风险。 关键词:房室结双径现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万方数据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部分房室结双径现象在协助诊断束室纤维的意义 背景:束室纤维是引起预激图形的一种少见类型的特殊旁路。本病例报道一例同时 合并左侧房室旁路和房室结双径现象的束室纤维。 方法和结果:32岁女性因发作性心悸15年入院。12导联心电图上可见轻微预激图 形,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心动过速,提示为左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 侧旁路成功消融后12导联心电图上仍可见轻微预激图形。心内电图可见窦性心律 下HV间期24ms小于正常范围。高位右房进行心房程序刺激可见房室结双径现象 存在,AH跳跃出现前后H2V2间期和预激程度并未改变。给予三磷酸腺苷阻断房 室结传导后出现交界性心律,12导联心电图上轻微预激图形仍未改变。提示引起体 表轻微预激图形的特殊旁路为束室纤维。 结论:本病例报道一例同时合并左侧房室旁路和房室结双径现象的束室纤维。心房 程序刺激房室结双径现象出现前后H2V2间期和预激程度并未改变对束室纤维具有 诊断意义。
关键词:束室纤维,房室旁路,房室结双径现象,射频消融
万方数据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Part I Long-Term Efficacy of Empirical Slow Pathway Ablation in Noninducible and Suspected AtriOventr.cuI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dia Background:The empirical slow pathway ablation(ESPA)is often applied to noninducible and suspeCled atrioventricular nodaI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 patients.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ESPA in these patients is not entirely clear. Methods:From Januaw 2005 through December 201 3,all patients underwent slow pathway ablation were evaluated.Based on whether AVNRT could be induced,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AVNRT inducible)and group
B(AVNRT noninducible).T.elephone communication.1etIer questionnaire and clinic visit were conducted for long—term foIlow up.Recurrence was based on symptoms and,or ECG documentation.
Results:622 patients underwent slow pat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统一超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英译报告翻译学专业论文.docx
- 传统村镇外部空间的界面研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论文.docx
- 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可靠性分析及应对措施的研究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肾形肾状线虫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植物保护专业论文.docx
- tgase和肌浆蛋白对猪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参与型或有可转换债券及对公司的影响金融学专业论文.docx
-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研究固体力学专业论文.docx
- he4在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价值及其表达缺失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妇产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公交线路方案规划引擎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大型石灰石石膏湿法喷淋脱硫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工程热物理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