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知识点掌握 1。《山中访友》的作者__李汉荣_体裁是_散文_。采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 把老桥比喻为“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正如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山雨》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体裁是(抒情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的。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草虫的村落》的作者是_________体裁是(散文)。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草虫的村落的特征是(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4。《索溪峪的“野”》运用(想象)和(联想)来表达独特感受。采用先(概括) 后 (描写)描写的方法,先概括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野 、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5《詹天佑》以(人物名字)为题,讲了他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按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按照工程进展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修筑铁路的过程。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文章的中心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还没有出世”意思是:外国人嘲笑中国还不没有能够修筑京张铁路的优秀工程师。课文这样写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大概、差不多……工程人员之口。”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决心。设计“人”字形线路是詹天佑卓越创造才能的体现。课文最后一句与首句呼应。 6《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课文以(回忆)的形式,开门见山指出作者对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两位母亲的怀念。结尾呼应开头。 7《彩色的翅膀》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交代西瓜不平常的来历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结尾点题。 8《中华少年》这是一首(朗诵诗)。·演讲稿的特点:(针对性)、(可讲性) 、(鼓动性)。第二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说说理由!《詹天佑》:我被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所打动。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下,詹天佑临危受命,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性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在强烈的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以及创造才能,提前两年完成铁路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9、《穷人》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 ??他还有其他的作品:《童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课文在写作上,通过(环境),(心理)和(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课文多处运用省略号,主要作用有(1)表现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3)表示语意的跳跃(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环境描写的作用:(地扫得干干净净……闪闪发亮。衬托出桑娜的勤劳与善良。)(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妇女形象。) 渔夫的神态动作说明他与桑娜一样,有一颗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10、《别饿坏了那匹马》作者______。“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在文中出现(三)次。 11、《唯一的听众》作者______。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平静地望着我”可读出对“我”的关切、鼓励(第一次),读出老人为“我”点滴进步的高兴(第二次),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第三次) 12《用心灵去聆听》题目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也点名(文章的中心)。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的主线展开。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 《绿山墙的安妮》作者是(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根鸟》作者曹文轩,日本的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 13、《只有一个地球》体裁是(文艺性说明文)。联系到生活中,这些生态灾难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化…… 课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打比方:“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