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1篇 辅助知识篇 第1章 汽车电子技术概述 第2章 汽车供电系统与常用传感器 第2篇 发动机控制篇 第3章 电控喷油系统 第4章 电控点火系统 第5章 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 第3篇 底盘与传动系控制篇 第6章 自动变速器 第7章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第8章 行驶安全及舒适性控制系统 第9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第4篇 附属设备篇 第10章 附属设备及新型电子控制技术 第1篇 辅助知识篇 第1章 汽车电子技术概述 汽车即是重要的运输生产用品和旅游休闲的消费用品,也是人类文明史的见证。在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用品同时,也带来了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等负面的影响。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需求,使得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不断的得到发展和应用。 1.1 汽车电子技术 1.1.1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动力 1.1.2 汽车概念的变化 1.1.3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1.1.4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优越性 1.1.5 汽车电子设备的技术特点 1.1.2 汽车概念的变化 用途变化 1.1.3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国际上衡量汽车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 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成微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汽车的内涵和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 汽车技术70%的进步来源于汽车电子技术。 1.1.4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优越性 (1)减少汽车修复时间 汽车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工作环境不可控,可靠性差,无故障间隔时间短; 汽车中电气设备比例增加,故障率进一步加大; 电子控制汽车有自诊断系统,提高故障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缩短汽车修复时间,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优越性 (2)节省燃油能源:燃料经济性大大提高 与传统化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可节约燃油消耗10%~15%; 经济型轿车将达到80km/加仑或3升/100公里; 德国将生产百公里油耗一升的轿车; 日本大发开发出百公里油耗1.5升的轿车。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优越性 (3)降低空气污染:有害气体及二氧化碳排放将大幅度降低 欧洲——2005年起开始执行EU Ⅳ标准,并向EU V发展; 美国——2004年起执行Tier2标准,达到ULEV和SULEV,加州提高0排放和部分0排放汽车的比重; 欧洲2008年CO2的排放量为140g/km,相当于降低燃料消耗25%。 废气中碳氢化合物体积分数可降低40%,氮氧化合物体积分数可降低60%左右。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优越性 (4)提高汽车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 减少主观因素造成故障的电子装置:防止酒后驾车的电子装置,防止驾驶员瞌睡的电子装置,检查人的心理状态和反应时间的电子装置等; 减少客观原因造成事故的电子装置: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制动防抱死系统(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智能驾驶信息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碰撞预警系统、自动辅助制动系统;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优越性 (5)提高乘坐舒适性 汽车的舒适性包括平顺、噪声控制、空气温度和湿度调节以及居住性等;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HV,Noise、Vibration、Harshness)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汽车的运行情况和路况适时控制减震器的阻尼等参数,从而提高乘坐舒适性;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能够持续扫描前方路况,使该车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并能够控制车辆按设定速度匀速行驶,降低驾驶员的驾车疲劳。 1.1.5 汽车电子设备的技术特点 具有较高的独立性、适应性和可靠性 适用于高速移动,200km/h(制动、转向); 满足苛刻和剧烈变化的环境要求(高低温、潮湿度、雾霾等); 高度灵活性和高速可靠性; 较强的机电结合性,软硬件结合; 适用于大批量和低成本的生产。 1.2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1.2.1 汽车电子发展的三个阶段 1.2.2 汽车电子应用的四个层次 1.2.3 汽车电子应用现状 1.2.4 汽车电子应用分类 1.2.5 汽车电子应用特点 1.2.1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1960~1975年):电子装置替代机械部件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975~1985):电子装置解决机械部件无法控制的复杂控制问题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1985~现在):由总成控制向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使汽车更加自动化、智能化,解决人-车-社会系统问题。 这一阶段主要侧重于汽车性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