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身工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通过解读文本,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以及本文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的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具体句子,学习课文的修辞手法。
结合具体段落,体会并学习运用课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给包身工下定义:对课文的8-11段和35段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问题1:包身工的来历怎样,或者说包身工原来的身份是什么??
? 来历:被诱骗的贫困农家女(贫穷困苦,无路可走)。
??问题2:他们是怎么直接沦为包身工的?包身工制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明确:直接原因:骗订包身契(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背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农村破产,特别是灾荒后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包身工。?问题3:包身工的实质是什么??明确:实质:赚钱机器(失去自由,劳无所得)?问题4.包身工的命运怎样??明确:命运:极其悲惨。
(板书 ) 时????间:20世纪30年代????????????地????点:上海东洋纱厂????????????来????历:贫困农家女????????????直接原因:骗订包身契? 实????质:赚钱机器? 命????运:极其悲惨?二、探究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作者怎样来展示包身工的生活的呢?)
(精读1-6自然段16-20自然段的节选,完成教师所给的题目。)
1、全班同学朗读1~6段
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1)这一场面描写按什么顺序着笔,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符合原文:
A 先写打杂再写包身工。
B 先写地下再写楼上。
C 先写群体再写个人。
D 先写环境再写人的活动。
答案:D
(2)试用一个词概括穿拷绸衫裤的男子的形象。
答案:凶恶。
(3)用扼要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段中所描写的包身工住宿的环境的特点。
答案:地方狭窄、空气污浊。
(4)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A 试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所描写的情况。
答案:乱哄哄。
B 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
答案:住的地方太狭窄。
C 这句话用了7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按起床时动作先后的顺序排列,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叙与描写具体表现了骚乱的情况。
(5)分析描写楼上的包身工起床后下楼的句子:“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A 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句子描写的情况。
答案:狼狈不堪。
B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穿拷绸衫裤男子的威迫。。
C “冲”这一动作表现了包身工当时怎样的心态?
(提示:兴奋?害怕?冲动?还是鲁莽?)
答案应是:害怕。
D 这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这句话把描写包身工起床后赶忙下来的短语放到主语前边,突出了她们当时的狼狈相,更深刻地表现了她们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怜。
(6)第3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
答案:表现了包身工长久受非人的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态。
(7)1~6段和第7段都写到包身工住的条件的恶劣,两者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答案:前面用叙述、描写方式通过写起床情况表现了住地的狭窄,空气的污浊,后者用说明方式直接作介绍。前者形象、具体,使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后者准确,使人有全面的了解。两者结合给人较完整的认识。这样写法显示了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技巧的熟练。
2、请3个同学分角色朗读16~20段,大家一齐思考讨论下边的问题
(1)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案: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
(2)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把18段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doc
- “法治中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doc
-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听党的话-做好少年”建队节活动主持词.docx
- “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x
-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doc
-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评课.doc
- “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docx
- “三观、三德”教育宣传提纲.doc
-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docx
-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docx
- 历史-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试题和答案.pdf
- 语文-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2025届高三模拟卷一试题和答案.pdf
- 生物-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试题和答案.docx
- 商务礼仪培训课件.pptx
- 【中原证券-2025研报】一周要闻与投资参考.pdf
- 【东证期货-2025研报】外围冲击缓和,AI引领股市上涨.pdf
- 【方正中期期货-2025研报】养殖油脂产业链日度策略报告.pdf
- 【紫金天风期货-2025研报】硅周报:龙头话语权的凸显.pdf
- 【东证期货-2025研报】丰田在华独资建厂,中国对美大排量汽车加征关税.pdf
- 【山西证券-2025研报】煤炭行业周报:宏观利好频出,关注需求改善幅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