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周易蒙引》析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清《周易蒙引》析论.doc

PAGE PAGE 1 從《易經蒙引》論蔡清疏解《周易本義》的作法及太極義理的轉折 楊自平 摘要 蔡清為明代重要《易》學家,《易經蒙引》影響陳琛、林希元等甚鉅。《蒙引》的表現形式為疏解《周易本義》,其特色在於,承繼朱子求《易》「本義」,藉由疏解方式使朱子意旨更明確,並將《易》定位在以道義明吉凶的經書,加入義理的發揮與史事的印證。對於太極,將朱子所言靜態的存有之理,轉化為具創生活動義的宇宙本體。此外,亦強調依時處正的重要,並提出虛靜的工夫以達於依時處正的目標。 關鍵字:蔡清、易經蒙引、朱子、周易本義、易學 The Ways of Cai Qing’s Yijing mengyin explaining Chouyi benyi and transforming the Supreme Taichi Abstract Cai Qing is an important scholar majoring in Yi in Ming Dynasty, and his Yijing mengyi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hen Chen and Lin Xi-uan.Cai’s Yijing mengyin is to make clear Chouyi benyi and tends to confirm Zhu Xi’s initiative for studying Yi. Mengyin makes Zhu Xi’s meaning more accurate, and positions Yi to be a great book of distinguishing luck and adversity through moral values, including philosophy and historic events.As for the Supreme Principle (Taichi), Cai transfers Zhu Xi’s static Being of Existence into dynamic and creative formation of the universe.In addition, Cai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integrity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by means of meditating and being calm and precautious. 一 前言 蔡清(字介夫,號虛齋,1453~1507)為明代重要的經學家,尤致力於《易》,撰成《易經蒙引》 關於《易經蒙引》一書,有三種稱法,《明儒言行錄》、《明儒學案》稱《易蒙引》,《經義考》、《欽定續文獻通考》稱《周易蒙引》,《四庫全書》、張廷玉等之《明史》稱《易經蒙引》。然依據《經義考》引蔡清子蔡存遠之說法:「為此將臣父蔡清所著《易經蒙引》每部二十六冊,正、副二部共五十二冊」,可確定最早該書是稱為《易經蒙引》,本文採此書名。 一書。關於蔡清的學術淵源及《蒙引》 為使行文簡潔,故自此處以降,《易經蒙引》皆簡稱《蒙引》。 對《周易本義》的解釋,《明儒言行錄》嘗記道:「其學祖六經,宗《四書》,以宋四儒為嫡派。平生精力,盡用於《蒙引》二書,闡精發藴,繭絲牛毛莫喻也,亦時發獨見。學子請益,所至,坐恒滿。《易》義趣深到,四方學宗師之,曰:『虛齋說也,不敢變。』時人為之語曰:『欲易明,問蔡清。』」 清.沈佳,《明儒言行錄》(二),《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頁27-28。至於影響方面,《 關於《易經蒙引》一書,有三種稱法,《明儒言行錄》、《明儒學案》稱《易蒙引》,《經義考》、《欽定續文獻通考》稱《周易蒙引》,《四庫全書》、張廷玉等之《明史》稱《易經蒙引》。然依據《經義考》引蔡清子蔡存遠之說法:「為此將臣父蔡清所著《易經蒙引》每部二十六冊,正、副二部共五十二冊」,可確定最早該書是稱為《易經蒙引》,本文採此書名。 為使行文簡潔,故自此處以降,《易經蒙引》皆簡稱《蒙引》。 清.沈佳,《明儒言行錄》(二),《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頁27-28。 清.黃宗羲,<諸儒學案上四>,《明儒學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卷46,頁6。 至於命名為「蒙引」的用義,雖然《易經蒙引》、《四書蒙引》未見說明,然考察蔡清著作,見<題蒙引初藁序>一文,文中提及「欲終棄置,則一得之見,或有資於童蒙。」 明.蔡清,《虛齋集》,《四庫全書珍本》七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卷2,頁 故可確定,「蒙引」一詞指的是指引童蒙的意思。此乃為蔡清謙稱之詞,與宋·朱子、蔡元定、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