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之大成融古而有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古之大成融古而有我.doc

集古之大成 融古而有我 —— 张大千的习古与《仿王蒙雅宜山斋》 四川大家艺术学院教授 林木 ■ lot 509 雅宜山斋图 尺寸:133.6×67.5cm 估价:RMB 5,000,000—7,000,000   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张大千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画家。他的奇特经历、卓绝才艺、浪漫情愫、鉴赏眼光、宏富收藏、广博见识、浩大气派、“东西南北人”的全球性经历,乃至他誉满画坛的口碑与人缘,在现代画坛绝对无与伦比。至于他在古典传统的研究与继承上,则更是精谨绝伦。   曾有传说,二十来岁时他仿石涛的一幅画,就骗过了鉴古大师黄宾虹的法眼。前些年北京故宫举办的一次赝品展,让笔者大开眼界。那次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大博物馆中一度被鉴定为古代大家的真品,几十年后又被重新鉴定为赝品的作品。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展场中一幅幅大可乱真的石涛、黄公望、王蒙、董源、巨然的伪作,竟大半出自于这个张大千!张大千不仅临古仿真本事一流,而且自己颇富收藏。故宫博物院的董源《潇湘图》和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就曾是大千的收藏。而他的“大风堂藏画”辗转流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中国书画收藏之一。张大千对古代绘画的研究、学习和鉴赏,于此可见一斑。   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学习上,中国画史上或许只有清初“四王”中的王石谷一人可与张大千媲美。王石谷也是遍学历代诸大家,且南北宗都学,受王时敏之极赞,为“四王”中功力最深修养最全面的一位,在清初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凭心而论,王石谷比之张大千,还该大逊一筹。且不说王石谷所见所临不可能有张大千之多之精,仅以张大千亲临敦煌、榆林考察研究近三年,所见远古中古宗教绘画真迹上万,临仿北魏至唐宋元真迹数百幅之壮举,其眼光就远非石谷所能及了。想当年,徐悲鸿就有“五百年来一大千”之论。大千自己对此亦当仁不让,曾在《故宫名画读后记》中自称“惟事斯艺五十年,人间名迹,所见逾十九,而敦煌遗迹,时时萦心目间,所见之博,差足傲古人。世尝推吾画为五百年所无,抑知吾之精鉴,足使墨林推诚,清标却步,仪周敛手,虚斋降心,五百年间,又岂有第二人哉!”   然而就这么一个旷世奇才的张大千,在以“新”为尚的20世纪里还未能得到真正客观而全面的评价。20世纪40年代,有人称其为“旧派画家” ;而50年代之后,张大千又远离祖国,客居南北美洲,游艺欧美,其在世之最后七八年虽回归台湾,但大陆画坛,乃至大陆学术界对其艺术,尤其是他一生中后30余年艺术的了解仍十分不够,评价也乏全面。   对张大千的研究与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其一生进行综合的总体研究基础上才有可能。事实上,张大千的艺术生涯以上世纪50年代末他大泼墨及此后的大泼彩为界,可大致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是以研习、融汇传统为特色的阶段,后段则是以习古融古为基础的自出手眼自我创造的阶段,他的名震中外的大泼墨与大泼彩就是其研习传统发展传统的结果。两个阶段自然构成,相互包容,缺一不可,都是张大千艺术生涯的有机构成系统。因此,给张大千带来巨大名声重要地位与坚实基础的习古融古阶段,仍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这个大阶段又以1941- 1943年敦煌之行划段,此前主要以研习传统,广临诸家为主。以假乱真之绝技,就主要是这个阶段的特色。而1943年以后至上世纪50年代末十余年间,则是综合古代诸大家风格而自出手眼,创立自我风格的阶段。用大千自己的话说,即 “融古人而有我”的综合出新阶段。这个“融古人而有我”,亦即张大千所敬重的董其昌所谓“集大万里”之意。   张大千对王蒙的兴趣来源于石涛。上世纪初,张大千是推动石涛热的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但当这位20世纪初石涛的崇拜者追本溯源找到石涛技法的渊源王蒙及董源、巨然时,对王蒙的研习成为他终身不辍的功课。《仿王蒙雅宜山斋》即此种研习之精品。王蒙《雅宜山斋图》本是故宫的收藏,但学习及临仿王蒙多年,十分熟悉王蒙技法风格的张大千,一看就知是伪作。在其《仿王蒙雅宜山斋》图上他题到,“故宫雅宜山斋图用笔冗弱,定非山樵真本”。研习王蒙已至炉火纯青地步的张大千,此时已有临习王蒙精品一、二十本的经历。从一石一树,一枝一叶,一苔一点之造型特征,乃至笔之提按顿挫,墨之干湿躁润,皴、擦、破、积,王蒙诸般技艺特征早已烂熟于大千之胸。张大千想利用他对王蒙作之经验,再借此伪本之章法结构—此图虽非真本,但章法结构是有所本的 —而还王蒙笔墨之本来面目。此即张大千于《仿王蒙雅宜山斋》中所题“予此幅参合林泉清集、青卞隐居二图为之,遂觉顿还旧观也”之意。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青卞隐居图》,张大千早于1919年就随曾熙、李瑞清二师在大收藏家狄平子家见过。这幅被明末画坛领袖董其昌在其诗塘题评曰“天下第一王叔明”的作品的确堪称王蒙的上乘之作。加之大千收藏有王蒙《林泉清集图》的古临本,此本他已临习多次。且王蒙《雅宜山斋图》本来与王蒙《春山读书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