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文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 。中国馆分为国家馆和地方馆,一个体现了“天”的感觉,一个则表现了“地”,渗透着“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孔子 孟子 老子 韩非子 形式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含义 地位 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传统文化的特点 东方之冠 1、当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出来后,马上就得到世人的认可,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评价“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为什么? 鲜明的民族性 2、很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馆中体现说明了什么? 继承性 3、中国馆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不是被原封不动的继承下来了? 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练习: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 4.传统文化的作用 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起积极作用 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起消极作用 双重性 传统文化有优秀与腐朽之分,也有与时俱进与滞后于时代发展之分。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正确对待……,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5.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 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剔除 答:(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可全盘肯定或否定,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2)观点一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一面,但认为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是不科学的。 (3)观点二认为传统文化中有保守的因素,有不合理的因素是正确的,但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则是不科学的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3.传统文化的特点 4.传统文化的作用 5.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传统文化的继承 课堂小结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思想的继承 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评继承,古为今用 1、下列属于传统文化的是( ) ①传统习俗 ②北京故宫③张家界自然风景区 ④《论语》 ⑤达芬奇《最后的 晚餐》⑥延安宝塔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统文化打上历史的烙印 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C、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 D、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课堂练习 A C 3、“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这句话主要强调了文化的( ) A、继承性 B、积累性 C、稳定性 D、民族性 4、下列属于传统文化的特点的是( ) ①具有民族特色 ②一旦形成永不变 ③具有强大的继承性 ④在本民族有广泛的认同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 C 5、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春节的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