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史学史
先秦时代:中国史学的童年
远古的传说: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为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治水和耕嫁的故事是这一类中最重要的内容。治水传说广泛分布:传统文献中上古洪水的地域分布以及考古遗迹反映的古代洪水地域分布,传说中最杰出的治水英雄是夏后氏的禹,耕嫁的英雄人物也在不同氏族中出现过;在传说中还有后羿射九日的传说。另一类为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夏后氏传说:鲧腹生禹;商:简狄-玄鸟生商;黄帝-蚩尤之战是最为著名的。
思考问题:
a英雄的产生:
在现代社会:人成为人 而在文明之前主要凸显的是个人的力量,文明之后凸显的是部落。
英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从认识根源看,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从社会历史根源看,其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
B.神圣传说的地域与区域:大禹治水传说所发生的地域应该在豫西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颍、汝河流域。帝尧传说集中的山西南部区域
远古传说的史料价值:
①远古传说不仅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而且或多或少的保留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内容。
②在人们创造出文字以后,这些远古的传说经过后人的加工整理记载下来,成为史学家探索、揭示先民初始时期社会历史面貌的重要资料。
③远古的传说反映出来氏族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始意识,曾在相当长的年代里影响着文明时期史学家的历史观点的发展和史学的面貌。
从从卜辞到国史:
1.卜辞和金文的记载,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在表述形式上,表现出历史记载萌芽状态,卜辞有形式上的简单记事。
①殷周时期的甲骨卜辞为现存最早的关于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主要形式有:叙辞(前)、命辞(贞问)、占辞、验辞。卜辞是殷周奴隶主贞卜的记录,刻于龟甲、兽骨之上,称为甲骨文。
②金文是铸在铜器上的铭辞,固有铭文和钟铭文之称:钟鼎,彝器的极盛推动了金文的发展
问题:甲骨卜辞与金文的文献性质
①卜辞是殷周奴隶主贞卜的记录,刻于龟甲、兽骨之上,称为甲骨文。金文记载当时王臣庆赏、贵族纠纷、财产关系为主要内容。
②卜辞和金文的记载,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在表述形式上,表现出历史记载萌芽状态,卜辞有形式上的简单记事。
《尚书》: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诂和追述古代的史篇,是官方修订的文献。现存“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古文尚书25篇,后人依托所作,但不完全为捏造,今文尚书28篇,可以确认是先秦时期的文献。《尚书》所记都是殷周的大事,不似卜辞、金文般的片段和细碎,有更鲜明的官文书性质,也有明显的自觉意识。尚书中多处提到“册”“典”。尚书是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是他发展了金文记载中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
《诗经》:是宗周到春秋时期诗歌的总集,包括《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国风》按照诸侯编次,抒情为主,基本上是东迁以后王朝和列国的作品,多数为民谣加工而成也有贵族作品,《雅》和《颂》中有一些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诗篇,是文学作品但又体现历史,是殷周时期的历史记载,比起卜辞金文有更鲜明的官文书性质,也有明显的自觉意识。
诰:尚书中的周初八诰记载了关于周之东征、营建洛邑、封树侯国等重要步骤,反映了宗周征服东土,加强对殷民控制的历史过程。诰作为王命文书开始于西周。如《尚书·周书》载有《大诰》、《汤诰》、《康王之诰》等篇,是周王用以告诫臣工的文书。秦废不用。
周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①总结一些重大政治事务,在发布诰文时强调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
②就前朝一些具体的历史发布了诰文。
③周公成为典范;历史借鉴思想——史学观念与政治观念,西周政治学家深刻的历史意识,即对史学与社会关系与现实未来关系的政治敏感与卓越见解。
宗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国史:
书写载体的发展:社会发展,社会矛盾加深,国史出现,内容主要是对贵族活动的记载,在书写工具上主要是“书之布帛”,而不是“镂之金石”历史记载有人物的连续性,是国史的一大特点,更具有史书的性质。资料来源除本国外还来自他国。
春秋时期国史的表述方式:①只记某时有某事发生②写出史事的过程③记言
中国史学书破土而出的标志:①书写内容:君举必书的记事原则②按时间发展顺序纪事的形式③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鉴戒作用进而认识到国史的社会作用④记载内容从神-人,史官所记尽管不超出贵族范围,但册祝一类的神职削弱,历史记载着重于世俗的社会内容了。
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两个明显趋势:①历史记载活动的下移,王室到公室,公室到私家,史官的下移:王官-天子——诸侯、世卿②内容的多样化
孔子: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32937-2016》知识培训.pptx VIP
- 3.1 波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应用密码学》配套教学课件.ppt VIP
- 演讲台风训练.ppt VIP
- 演讲比赛培训方案.pptx VIP
- 演讲台风适用于演讲训练培训.ppt VIP
- 运输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docx VIP
- JC-T 2027-2010 高纯石英中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笔记》.docx VIP
- 宁夏平罗县几种典型土壤修正系数的确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