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体积平均法模拟铸锭凝固过程的可靠性分析
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3, No. 12 (2014) 128103
基于体积平均法模拟铸锭凝固过程的可靠性分析
李日 王健 周黎明 潘红
(河北工业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30)
( 2013 年12 月28 日收到; 2014 年2 月27 日收到修改稿)
采用欧拉方法和体积平均思想, 建立了以液相为主相、等轴晶和柱状晶视为两类不同第二相的三相模型,
耦合凝固过程质量、动量、能量、溶质的守恒方程和晶粒的传输方程. 以Al-4.7 wt.%Cu 二元合金铸锭为例, 模
拟了合金铸锭二维的流场、温度场、溶质场、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过程以及等轴晶的沉积过程, 并将模拟的铸
锭组织和偏析结果与实验所得结果对比. 温度场、流场和组织的模拟结果与理论基本一致, 但由于模型没有考
虑收缩以及浇注时的强迫对流, 导致铸锭外层的偏析模拟值比实测值低, 内层的模拟值比实测值高. 所以收缩
和逆偏析在模拟中是不可忽略的, 这也是本文模型的改进方向. 另外在所得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体积平
均法计算铸锭凝固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 宏观偏析, 流动, 传热, 传质
PACS: 81.30.Fb, 64.10.+h, 81.10.Aj DOI: 10.7498/aps.63.128103
钢锭宏观偏析的数学模型. 2010 年, Wu 等10,11 提
1 引 言 出了考虑枝晶包络的以等轴晶-柱状晶方式凝固的
五相模型. 2012 年, 张红伟等12 建立了合金凝固
凝固过程中存在着传热、传质、固相和液相的
过程元胞自动机-控制容积积分法(CA-FV) 的宏微
移动以及固液界面的迁移, 同时还存在形核、枝 13
观双向耦合的数学模型. 2014 年, 王哲等 基于
晶的生长、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 过程等现
欧拉方法和流体体积元技术, 建立了三维多相流体
象. 早期的模型是以经典的传热理论为基础来研
动力学凝固模型, 并将其与三传方程耦合模拟合金
究铸锭的凝固过程. 从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模型
的凝固过程. 综上, 从模型的发展历程可知, 宏微
逐渐完善到传热、传质和流动的完全耦合, 并且从
观耦合、多维多相以及多元合金凝固的数值模拟已
微观角度来模拟固液界面现象. 1987 年, Bennon
成为当今模型发展的主流方向.
和Incropera1 提出了连续介质模型. 1988 年, Be-
ckermann 和Viskanta2 提出了二元合金体积平均
模型. 1991 年, Ni 和Beckermann3 提出了体积平 2 数学模型
均两相模型. 1996 年, Wang 和Beckermann4 建
立了描述多尺度、多相模型. 2006 年, Wu 和An- 本文采用Wu 和Aodreas5 提出的等轴晶-柱
dreas5 改进了体积平均模型, 提出了等轴晶-柱状 状晶混合的三相模型, 此数学模型基于如下假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