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赜索隐存当代披沙拣金传后世《陇上学人文存》第五辑(10卷)综述.docxVIP

探赜索隐存当代披沙拣金传后世《陇上学人文存》第五辑(10卷)综述.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赜索隐存当代披沙拣金传后世《陇上学人文存》第五辑(10卷)综述.docx

探啧索隐存当代披沙拣金传后世一一 《陇上学人文存》第五辑(10卷)综述 杨文德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 摘要: 《陇上学人文存》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首倡并组织编纂的大型学术文献从书,是 一部个案式的陇上现当代学术思想史,是一项存当代、传后世的文脉传承工程。 自2009年启动编选工作至2017年,已出版5辑共50卷。《陇上学人文存》第 五辑共10卷,包括:民族教育学者《丁汉儒卷》、中国哲学史学者《王步贵卷》、 法学者《杨子明卷》、翻译学者《尤炳圻卷》、汉语逻辑学者《张文熊卷》、语 言学者《李恭卷》、敦煌学者《郑汝中卷》、法律逻辑学者《陶景侃卷》、哲学 理论学者《张学军卷》、历史学者《刘光华卷》。本文对第五辑各卷略作介绍。 关键词: 陇上学人;第五辑;文化品牌;丁汉儒;王步贵;杨了明;尤炳圻;张文熊; 李恭;郑汝屮;陶景侃;张学军;刘光华; 作者简介:杨文德(1981—),男,甘肃定西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社会 科学》编辑。 陇上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上古时代以来,尤其是从可考的八千年秦 安大地湾文化开始,至汉唐盛世,一直引领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而历史的发 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自宋元以降,随着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东迁和 南移以及海上丝绸Z路的开通,加Z气候变迁、战乱和不适当开发引起的自然生 态恶化,甘肃逐渐失去区位优势。近代开始,甘肃走向艰辛的崛起与复兴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廿肃历史的新纪元。“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 雄。”在陇原大地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天空下,学人荟萃,学林灿烂,著 述充栋,文脉绵延。岁月的尘埃难以遮蔽先贤们智慧理性的思想光芒,他们寂寞 跋涉的足迹更是文化传承和学术繁荣的历史阶梯。 《陇上学人文存》的策划、编辑、出版正是一项存当代、传后世的文脉传承工程。 《陇上学人文存》由廿肃省社会科学院首倡并组织编纂,被廿肃省委宣传部确定 为文化大省建设重点项目,被甘肃人民出版社列入重点图书选题,被《甘肃省哲 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列入全省学术积累和优秀社科成果 岀版建设工程。《陇上学人文存》自2009年启动编选工作至今,已岀版5辑共 50卷,是一部个案式的陇上现当代学术思想史,从整体上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 来陇上学术的筋骨脉络,彰显了丝路文化和陇原文化的精气神,已成为廿肃哲 学社会科学界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文化品牌, 成为陇上学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陇上学人文存》使有代表性的陇上学人 的代表性成果从个体分散得到集屮展示,使甘肃人文社会科学有了看得见摸得 着的文化抓手。 《陇上学人文存》第五辑共10卷,包括:民族教育学者《丁汉儒卷》、中国哲学 史学者《王步贵卷》、法学者《杨子明卷》、翻译学者《尤炳圻卷》、汉语逻辑 学者《张文熊卷》、语言学者《李恭卷》、敦煌学者《郑汝中卷》、法律逻辑学 者《陶景侃卷》、哲学理论学者《张学军卷》、历史学者《刘光华卷》。本文主 要从各位入选学者的基本经历、文存收录情况、主要学术贡献几方面做一综述。 一、《丁汉儒卷》:志业民族宗教,躬身教育教学 丁汉儒,汉族,1926年11月出牛,湖南桃江县人。195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民族 学系,其后任教于西北民族学院(现西北民族大学),长期致力于民族理论及 宗教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任西北民族学院民 族理论教研室主任、政治系主任、学院副院长,兼任甘肃省民族宗教学会会长、 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廿肃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常 务理事、甘肃省老教授协会副会长等职。 虎有泽编选的《丁汉儒卷》收录丁汉儒先生在民族宗教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13 篇,著作两部(其屮一部为节选)。论文包括:《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 题”》《对“民族问题”的一点理解》《喇嘛教形成的特点问题》《宗喀巴宗教 思想探讨》《民族的形成问题》《学习马克思民族理论的儿个问题》《改革开放 中的民族关系问题 在西北民族问题讨论会上的发言要点》《民族和社会 兼及民族问题方法论》《民族问题和商品经济》《红军长征与党的民族政 策》《民族学院在高等教育屮的地位及其方针任务》《从苏联解体谈民族问题》 《谈宗教问题》。著作分别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宗教理论和 政策纲要》(编著),民族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合 著,节选)。 丁汉儒先生大学期间系统学习了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 修习了维吾尔语,这为以后从事民族教育和民族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主 要学术贡献有:1?率先探讨民族理论基本问题。发表在《四北民族学院学报》1979 年第1期的《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一文,是改革开放后丁汉儒先 牛公开发表的最具代表性的论文之一。题目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