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测评(B)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Ⅰ卷 阅读题(共4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魏晋以后,经学的统治动摇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摆脱了经学的束缚,特点才受到重视,开始深入探讨诗歌创作本身的规律。诗是言志的、缘情的,如何将情志用语言完美表达出来,是诗歌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特别是言不及意论说出了诗人们在创作中深切体验过的一种苦恼,自然容易被诗人接受。诗歌批评家结合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特点,来论述言意的关系,他们所说的意,已不仅指思想、概念、鉴识等逻辑思维,更多的是指印象、想象、情调等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这些更难用言辞完全地表达出来。语言的力量难以估量,但同人类丰富的情感、心理相比,又是苍白无力的。诗歌创作欲求达意,最好的方法是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去咀嚼体味那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情思和意趣,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读者的联想千差万别,不一定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只要总的趋向一致,不但不会损害原意,反而能使诗的意味更浓郁。
②晋陆机在《文斌》中提出言与意的关系:“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深入阐述了创作活动中言意关系:“方其搦瀚,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半折心始”是说有一半的意不能表达。这段话说明了言意的区别,以及创作过程中言辞不能完全达意的困惑和缺憾。言和意的关系,既有吻合的时候,也有乖离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思表纤旨”“文外曲致”,就更不容易诉诸语言了。唐代诗歌理论家司空图提出的“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些不可能由诗人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让读者自己求得它们,这样,它们就显得更生动、更活泼。司空图把这种境界称之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宋代梅圣俞从读者的角度评论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认为诗歌应该在有限的篇幅内给读者以不尽之意,这阐述了言意之间尽与不尽的关系。
③言意关系是古代诗歌理论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注重言外之意,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共同的特点。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含的意味,它们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是无尽的。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既是有尽,又是无穷,使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最广阔的想象余地。
(摘编自袁行需《言与意》)
1.下列关于诗歌中言与意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中的意既包括逻辑思维,又包含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丰富而复杂,这都难以用言辞完全表达出来。
B.诗歌想要达意,需要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诉诸言内,寄诸言外,达到以有尽之言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
C.诗歌中言与意的关系,常常让作家感到困惑,言不及意的诗歌理论说出了诗人们在创作中深切体验过的苦恼。
D.诗歌中言与意的关系,有吻合的时候,也有背离的时候,如“思表纤旨”“文外曲致”,就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
解析:A项,“难以用言辞完全表达出来”是“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不是“逻辑思维”,理解错误。
答案: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歌摆脱经学的束缚,文学特点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深入探讨诗歌创作本身的规律,这些是在经学统治动摇了的魏晋之后。
B.陆机提出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刘勰所说的“暨乎篇成,半折心始”,都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言不尽意的问题。
C.诗人大多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谈论言不及意的苦恼,而宋代梅圣俞则站在诗歌欣赏者的角度谈及言与意尽与不尽的关系。
D.言意之间尽与不尽的理论,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很大,因此,历代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争论不一,各执一词。
解析:D项,“争论不一”理解错误。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可见,在审美情趣和美学理念方面中国古代艺术的各个门类是相通的。
B.欣赏诗歌只要总的趋向一致,就不会损害诗人的原意,而读者千差万别的联想、感受则能使诗歌的意味更加丰富浓郁。
C.诗人借助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让读者自己去求得诗歌的“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样,诗歌才更有感染力。
D.和那些直抒胸臆、语言明快的诗歌相比,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诗歌更容易触动读者心灵,引发共鸣,艺术效果更为强烈。
解析:D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课时分层作业16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共面向量定理苏教版必修4.doc
- 江苏省大许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12月试题.doc
- 浙江专用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5.doc
- 江苏省大许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12月试题无答案.doc
- 内蒙古乌丹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
- 全国卷用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24.doc
-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18届九年级政治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九上第二单元行动的指南考点全面演练.doc
- 江苏省金坛市三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3月联考质量调研试题.doc
-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抽测试题苏科版.doc
-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全国卷用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成语蹭辨析专项突破作业76.doc
-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八下第三单元人民当家做主考点全面演练.doc
-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英语12月月考试题.doc
- 福建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九下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考点全面演练.doc
- 福建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九下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考点全面演练.doc
- 全国卷用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成语蹭辨析专项突破作业13.doc
- 河北省盐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doc
最近下载
- 2023会计年终工作述职报告7篇.docx VIP
- 法语语法总结ppt课件.pdf VIP
- 6《除法》单元整体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 .pdf VIP
- 小学生竞选大队干部演讲稿优秀.pptx VIP
- FSSC22000V6.0体系文件清单.docx VIP
- 情绪觉察水平量表.pdf VIP
- 20210916-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人工智能:应对AI数据困境:恰当的数据集成方法、治理和工具.pdf VIP
- DBJ50-T-185-2019_增强型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docx VIP
- SOP-QR-141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办法.doc VIP
- 几种常见医院感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