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鉴绘画研究中看明末清初绘画与鉴藏的关系-故宫名画记.PDF

从王鉴绘画研究中看明末清初绘画与鉴藏的关系-故宫名画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王鉴绘画研究中看明末清初绘画与鉴藏的关系-故宫名画记

DOI:10.13318/j.cnki.msyj.2006.01.009 美术研究 A RT 2006.1 RESEA RCH 从王鉴绘画研究中看明末清初绘画 与鉴藏的关系 赵国英 小 引 立并加深了对古代大师绘画的概念, 置之高阁,经年不观,尘埃积寸。赏 具有了相当的鉴赏古画的能力,成就 鉴家得片纸只字,如天球拱璧,性命   明末清初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 了自己对师法古人的看法,形成了自 倚之。经时江南士大夫以书画有无为 导致这一时期在文化上出现诸多新现 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研究与考察王鉴 雅俗,无不扫地焚香相对,未有不及 象。在众多的文化现象中,就绘画与 观赏、临摹古画的过程,不仅有助于 笔墨者[1]。”这里的收藏家所指的显 鉴藏领域而言,“四王”画派以及摹 我们深化“四王”画派及摹古画风的 然不是现代意义的鉴藏家,而是所谓 古画风的兴起与私家书画鉴藏的鼎盛 研究,同时将会对绘画史与鉴藏史研 的好事者。 在时间上并行。“四王”、“四僧”、“金 究的思路与方法,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中,法书名 陵画派”等等画家均与当时著名的私 画的鉴藏研究是绘画史家的著作中 人书画鉴藏家、古董书画商人多有来 一、有关绘画史与鉴藏史研究中 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针对私家书 往,关系密切。互相赏画、赠画,构 两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画收藏一直存在着“赏鉴者”与“好 成了当时文人交往中一道独特的风 事者”两个概念,最早的具有代表性 景,并且影响到了民间。使得民间赏   在绘画史与鉴藏史的研究论著 的观点可以在唐代张彦远与宋代米 鉴书画的风气亦盛,也有了许多好事 中,常常会出现“赏鉴家”、“收藏家”、 芾的著作中见到。 者附庸风雅的佳话。 “鉴藏家”、“好事者”、“赞助人”等等   张彦远云:“夫识书人多识画。自   画家与收藏家的交往,在绘画史 说法,有时在使用上界定不清,而有 古蓄聚宝玩之家,固亦多矣。则有收 和鉴藏史上意义更令我们深思。鉴藏 些概念在古人的眼里是有区别的。王 藏而未能鉴识,鉴识而不善阅玩者; 家的所藏,是画家建立古典山水样式 鉴作为活跃于明末清初山水画坛与收 阅玩而不能装裱,装裱而殊亡诠次 的原型。这种原型与画家绘画风格的 藏界中的画家兼鉴赏家,就曾在题画 者;此皆好事者之病也。”[2]米芾更解 演变之间是否有所关联,值得我们予 中,借董其昌之口,对收藏家与赏鉴 释说:“好事者与赏鉴之家为二等。赏 以更多的关注。 家的不同之处做过阐释。 鉴家谓其笃好,遍阅记录,又复心得,   王鉴在明末就开始与董其昌以及 或自能画,故所收皆精品。近世人或 当时的鉴藏家互观书画、借临书画, (一)赏鉴家与好事者 有赀力,元非酷好,意作 韵,至假 入清后,隐居不仕,潜心绘事,与收   董其昌曾就收藏家与赏鉴家的不 耳于人,此谓之好事者。置锦囊玉轴 藏家来往更加主动。财力的不足,不 同发表过论述,王鉴在题画中重申了 以为珍秘,开之或笑倒。余则抚案大 能收藏,故而,他不但与文人、收藏 董其昌观点。王鉴云:“董文敏尝谓 叫曰‘惨惶杀人’。”[3] 家交往,而且还常常观赏好事者、古 书画收藏家与赏鉴不同,收藏乃有力   明代,这种赏鉴家与好事者的内 董商人的藏画。通过这些交往,他建 好名者,不分真赝,盖以重价得之, 涵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40 ART RESEARCH A RT 2006.1 美术史研究 RESEA RCH   董其昌的好友赏鉴家陈继儒则总 所区别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