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小高年级自然科教科书之比较研究—STS之观点-国北教大教务处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七卷第一期(九十三年三月)119~146
119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科書
之比較研究—STS 之觀點
廖英雅、連啟瑞﹡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各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科書(牛頓版、康軒版及國編版),融
入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STS )教育內涵之狀況,從質性分析的角度,探討
比較各版本中相關單元呈現 STS 教育理念的教學方式,以作為課程編寫與教學改
進參考。
研究採內容分析法,由三位現職教師以「S (KPL )S 【Society (Knowledge,
Psychology, Logic) Society 】的 STS 教學模式」發展之「STS 教學評鑑指標」作為
分析工具,經充分溝通討論後,評分者信度達 0.96 ;單元內容之質性觀察則由研
究者進行。
本研究結果發現包括:
一、 國小五、六年級自然科教科書中,以環境教育和居家問題為主的教學主
題,較易融入 STS 教育內涵。
二、 各版本對類似主題之呈現,策略有所不同,從探討的過程中,發現若干
可堪學習借鏡之處。
三、 善予運用(1)社會議題;(2)學生收集、整理資料,解決問題的活動;(3)
重視自己並尊重別人的觀點;(4)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結合;有助於提高教科書之
STS 之屬性。
關鍵字:國小、自然科、教科書、內容分析法、科學-技學-社會、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STS
﹡廖英雅:台北市幸安國民小學教師
連啟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授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七卷第一期(九十三年三月)119~146
120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科書
之比較研究—STS 之觀點
廖英雅、連啟瑞﹡
壹、前言
隨著科技發達、知識結構的改變,如何教導學童以全面性的思考角度,解決
面對未知環境中的問題,已成科學教育的基本課題。杜威亦曾提出「教育即生活」,
強調學生的學習適應應以生活為中心。九年一貫的課程揚棄傳統知識本位的教
育,主張以生活應用能力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希望透過生活化、適應化、統整
化的教育活動,培養活潑樂觀、創造進取具世界觀的公民(教育部,民 90 )。可
知,未來的科學教育,強調與社會生活結合,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及問題解決的能
力。
STS 的教學,是將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融入科學課程中,讓學生能將科學概
念及科學過程技能,實際運用於真實世界的問題中,並增進學生的批判思考、解
決問題與創造的能力,以培養民主、負責及作明智抉擇的公民(蘇育任,民 86 )。
這樣的教學理念與未來的科學教育目標不謀而合,這說明了應將 STS 的教學理念
融入教科書中,讓未來的科學教育,與日常生活、社會文化脈絡結合,培養負責
任的二十一世紀公民。
緣此,本研究依據 S (KPL )S 教學模式所建立之 STS 教科書評鑑表,針對
現行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科書進行分析研究,以增進對現階段課程中內含 STS 教
材情形的了解,並獲得教材改進之方向,以提供未來教材編撰者及課程設計者設
計教學活動時參考。
﹡廖英雅:台北市幸安國民小學教師
連啟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教授
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科書之比較研究—STS 之觀點 121
貳、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現行國小自然科教科書中符合 STS 教學理念的情形,其具體
目的如下:
一、 不同版本教科書中類似主題單元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