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血常规前概述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睿.血常规前概述ppt课件

浅谈血常规结果的解释及应用 沙湾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张睿 一.概论 常规 :即常用的大家公认的行之有效的必须检查的基本项目 ; 血常规检查是对人体健康基本情况了解应首选的评估检查系统:人体的营养状况(HB ),免疫应答机能(WBC),出血止血,血管通畅(血栓)及血管壁完整性(PLT)。 辅助诊断项目:基本不具备独立诊断疾病的功能; 血常规包括:RBC 、HB、 PLT、 WBC及WBC分类(老五项)。全自动仪器的检测多达20余项,甚至40余项。我科现用BC-5500血球分析仪可做23项,BC-6800血球分析仪可做25项。 WHO推荐:使用新鲜静脉抗凝血检查血常规 二、血常规检测质量控制系统 (确定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1、室间质控:其作用是确定检测系统的准确性。 1)每季度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发送定值质控血 2)每半年由仪器厂或指定经销商校准仪器 2、室内质控:其作用是检测室内精密度 1)日间室内质控 2) 日内质控 小结: 有了以上的质量控制系统,相信对我们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有保证。但并不是说我们每个检测结果就百分之百准确,所以我们的化验结果只能作为参考,还需临床医生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人体血液的组成 二、白细胞临床意义: WBC生理变化 :年龄 、日间变化 、运动、疼痛、刺激 、妊娠与分娩 WBC病理变化 : 1. WBC升高:细菌、真菌等感染、中毒、急性出血、溶血、心梗、白血病、脾破裂。 2. WBC下降:伤寒、疟疾、放化疗、再障、过敏性休克、重度恶病质、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WBC减少性白血病等 一、正常参考值: 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经过瑞氏染色后的各种白细胞 白细胞概述 WBC分类的意义: 主要用来区分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 1.中性粒细胞(50-70%) 增高:大于80%,应考虑有细菌感染的可能;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2.淋巴细胞(20-40%)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3.单核细胞(3-10%)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 4.嗜酸性粒细胞(0.5-5%) 增高:寄生虫感染、哮喘、过敏反应、慢粒、慢性溶血性贫血 5.嗜碱性粒细胞(0-1%) 增高:白血病、中毒严重 血小板(PLT) 血小板计数>400×109/L为血小板增多,常见于: 1. 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2. 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这种增多是轻度的,常<500x109/L. 3.PLT假性升高:检测仪器误把小RBC或RBC碎片计入血小板内。 正常参考值:(100-300)X 109/L (一)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计数< 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 1.PLT假性降低:常见于采血不畅、采血不规范导致标本PLT呈非肉眼可见凝集,还有一种就是静脉血标本采集后需室温放置30分钟以上,末稍血采集后需放置10分钟以上,PLT结果才稳定准确 2.PLT真性降低: (1)血小板生成减少或障碍:见于再障、巨幼贫、急性白 血病、放射性损伤、骨髓纤维化晚期等.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ITP 、SLE 、恶性淋巴瘤、 上呼吸道感染、风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 板减少症、 DIC 、 TTP、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肝硬化、肝癌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见于脾肿大、血液被稀释(输入大量库 存血或大量血浆)等. (二) 血小板减少 一、红细胞检查 常用的红细胞检查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含量(MCH)、平均红细胞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 红细胞(RBC) 参考值: 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二、红细胞临床意义 (一)生理性变化: 新生儿、男性、高原居民、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加。妊娠中、晚期孕妇和老年人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均减少。 (二)病理性变化: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呕吐、高热、多尿、腹泻、多汗、大面积烧

文档评论(0)

152****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