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艺术手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1、抒情手段 2、描写手法 3、修辞手法 4、表现手法 抒情手段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借事抒情 、咏物抒情、咏史抒情) 描写手法有:正面侧面描写,衬托(正衬、反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明暗结合、视角的变化(远近、高低、内外)等。 ??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双关、通感、夸张、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反复、用典、互文、赋比兴等。 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叙议结合、抑扬(褒贬)、虚拟假设、铺垫照应、以小见大、借形象说理、以景结情、卒章显志、转换记叙角度等。 答题思路: 1、点明诗歌采用的表达技巧。 2、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技巧。 3、归结诗歌的主旨或思想感情。? 抒情手段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直接抒发相思之愁。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红叶青山”的描写展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这似乎与送别的气氛不大协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试加鉴赏。 描写手法 1、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写罗敷的服饰美;后八句是侧面烘托,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烘托罗敷的美貌。 2、衬托:正衬、反衬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衬。 《鹊桥仙》(陆游)“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反衬。 正衬是指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 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同的、相近 似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反衬是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王维的《鹿柴》以“人语响”衬“空山”之静;《山居秋暝》以“竹喧”“莲动” 衬“空山”之静。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结合诗句简析表现手法。 答:诗中运用了比喻、动静结合的表现手 法。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和清秀 的特点;以镜喻水面,写出了兰溪水清澈明静的 特点,也衬托出月光的明洁。前两句山水的明丽 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 抢新水、涌上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 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诗歌中的“实”: ??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