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披叶突变体的研究进展.doc
水稻披叶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摘要 水稻披叶突变体最初來源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RGS20及其衍 生系,后来又有其他的披叶突变体被发现,该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或多隐性基因控 制。披叶突变体可作为新的种质资源來加以研发,己选育出的具有披叶性状的不 育系,在繁殖、制种过程屮能有效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纯 度。水稻披叶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分析正在进行。
关键词水稻;披叶突变体;研究进展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Z—,全世界水稻种植而积约1 531.2万hm2,屮 国占世界水稻面积的20.7%产量占34.2%0世界水稻平均单产3 832 kg/hm2,屮国 比世界平均单产高66%,达6 362 kg/hm2,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推广了杂交水稻。杂 交水稻约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产量占水稻总产的60%以上。中国在杂交水稻 的研究和应用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杂交水稻的繁殖、制种技术十分繁杂, 成本高,有时种子纯度述难以保证,会造成大而积减产和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是 影响杂交稻发展的重要因索之一 [2]。冇种家一直在探索新种质资源的利用,期 望找到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能稳定遗传的明显的标记性状在解决这一问题 上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如水稻的紫叶、光叶、绒叶、披叶、黄叶、颖壳和稈尖色 泽等突变就可作为标记性状加以应用[3]。具有披叶性状的突变体在水稻育种上 可作定向选择,基因定位分析及杂种F 1代快速纯度鉴定等。选育出具有披叶 性状的不冇系,在育种屮可有效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同时也为水稻种质资源 的创新研究开辟广阔的空间。
1水稻披叶突变体的遗传研究
1」来源 水稻披叶突变体最初来源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RGS20及 其衍生系[4];日木学者Nagasawa等人报道了 4个水稻披叶突变体:dl-K dl?2、 dl-supl和dl-sup2 [5-7];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的张小祥等人利用化学诱变 剂EMS处理获得了 3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披叶材料:MR304、MR312、MR 168
[8];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王彬等从保持系D62B田间繁殖材料屮发现1个披 叶和颖花器官突变的材料,并命名为DLR [9];四川农业大学的周开达等人从 W-255的双胚苗后代中发现披叶材料[10];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在杂交选育过 程中发现披叶突变体,暂时命名为dl(t),其野生型为JR3 (釉稻)[11]。
1.2遗传类型国内外对水稻披叶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由于所用的材料不 同,总体上各自的差异性较大,但基本形成统一的结论为:控制水稻披叶性状的 基因全都为隐性基因。目前,关于披叶性状的遗传,由于研究材料的不同,主要 有单隐性基因遗传和2对隐性基因遗传2种类型。李勤修等研究证明:RGS20 的披叶性状是受单隐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并与核不育性呈强连锁关系。据美 国专利局查证,这一发现在世界上属于首次,交换率为4.63%?10.81% [12]。 张小祥等人利用3个水稻披叶材料:MR304、MR312、MR 168进行研究,其中, MR304披叶性状受2对基因控制,其中1对为主效基因;MR312、MR168的披 叶性状均受单隐性基因控制。
1.3基因定位Nagasawa等人通过形态标记把突变基因的DL(loop)座位定 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短臂上距端粒50 cM的位置,且与分子标记XNpb394相距 16.6 cM;罗琼等人XJ- W-255进行研究,用分子标记SSLP和RFLP将控制该性 状的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短臂上2个相近的分了标记R3156和R3126 Z间, 与R3156相距2.5 cM,把该基因暂时命名为DL (t),该基因很可能是DL基因 家族中一个新的等位基因;王彬等利用SSR分子标记将DLR控制披叶性状的相 关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上,位于RM563与RM282之间,与RM282相距5.56 cM;王楠等将dl(t)控制披叶性状的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RM6038和RM7576 之间,分别相距3.99 cM和0.47cM,且与RM3124共分离。
1.4多效性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控制水稻叶片披垂的基因除导致叶片披垂 外,还影响着其他器官的正常发育。在花器官方面,披垂基因同吋又影响着柱头 的数量、功能及花药的成活率等。
Nagasawa等人通过研究:dl-2突变体的花器官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小,除极 少数花具有3个柱头外,绝大多数的颖花都是正常的;dl-1的表达受遗传背景的 影响;dl?s叩1、dl-sup2突变体所有颖花的雌蕊完全同源异型转化为雄蕊,界常雄 蕊数在2?7个之间,花器官中没有雌蕊或胚珠结构的组织,同时内稈也表现出不 止常的形态(内秤比外秤长)。罗琼的研究表明:W-255的颖花除与Nagasawa报 道的dl?s叩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民营企业境外上市模式和监管挑战探析.docx
- 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剖析和拓展策略.docx
- 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相关问题研究.doc
- 民营医院工作总结.doc
- 民营医院服务规范与标准.doc
- 民间手工艺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几点素养.docx
- 气体制取专题.doc
- 气体报警控制系统大学毕业.doc
- 气体放电理论讲稿.doc
- 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