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公路土岩结合潜在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特征初步研究.docx
某公路土岩结合潜在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
特征初步研究
[摘要]本文初步分析了某公路土岩结合潜在不稳定 斜坡地质灾害发育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提出地形坡度、岩 体产状与坡向的组合关系、地质构造、地表水、地下水、人 为因素相互作用结果综合分析。
[关键词]土岩结合地质灾害特征潜在不稳定斜坡成 因
[中图分类号]TU413. 6+2 [文献码]B [文章编号] 1000-405X (2014) -3-242-2
1概况
2011年8月10 H,管理处人员检查保龙高速公路 K543+342桥时,发现该桥龙陵岸边跨T形梁位移较大,桥面 伸缩缝宽度约达9. 5厘米,伸缩缝橡胶条已被张拉断裂,桥 梁混凝土防撞墙钢护栏可明显看出T形梁向跨中产生了位 移;同时发现龙陵岸桥台支座严重变形,已向跨中方向产生 了较大倾斜。根据现场调查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由 于该区地震频发,导致区内山体斜坡松散堆积体稳定性急剧 降低,南侧斜坡已经变为潜在不稳定边坡。随即进行调查及 岩土工程勘查。
2地质环境特征
桥址区位于青、藏、滇、缅、印尼巨型“歹”字型构造 体系的东支中段与经向构造体系复合部位,歹”字型构造 体系在区内呈北北西向延伸,构成区域构造的基本骨架。区 域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控制性断裂为怒江大断裂。区内峰高 谷低纵横交错,山高谷窄,地形起伏骤然,属深切割构造侵 蚀中山峡谷地貌区。地形地貌复杂,为大起伏的山地,地形 坡度一般30°?50°。侵蚀性陡坡为路段区内的主要地形特 点,河谷坡高谷深,陡崖耸立,为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类型。 山脉、河谷走向总体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南北向 展布。为低纬度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的 面积占9%,为髙寒地区,气候寒冷。海拔1500-2500米的 面积占65%,基本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1500米以下 的面积占26%,为低热区。区内河流属于怒江支流水系,水 资源较丰富,水文网切割密度较大,地下水径流排泄系统发 育,大量地表水潜入地下,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碎屑岩孔隙裂 隙水,在河谷处分布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地层主要有第四 系坡洪积、残积层(Q4dl+pl+e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J2 灰岩夹泥岩。总体上整个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属地质灾害的 高易发区。
3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潜在不稳定斜坡位于深切割怒江峡谷地带,地形地貌复
杂,山高谷深,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属龙陵一镇康一 景洪次不稳定区,出露岩土体有第四系坡洪积、残积层 (Q4dl+pl+e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J2灰岩夹泥岩。第 四系厚度较大,坡度较陡,泥岩遇水易软化,岩(土)体长 期呈饱水状态,力学性质较差,斜坡区、土岩结合区现状发 育的灾害以不稳定斜坡为主,诱发原因较多,主要有地形坡 度、岩体产状与坡向的组合关系、地质构造、地表水、地下 水、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
4典型地质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4. 1斜坡体结构几何特征
平面特征:纵向长130- 140m,横宽85-95m,面积约 12150m2,体积约7. 29万m3,整个斜坡区坡度较陡,约40° , 高差为50.2m,主滑线为1-1剖面一带,主滑方向39° , 边坡后壁清晰,壁高2.0-3.0m。属浅层、小型、土岩结合潜 在不稳定斜坡。
垂向特征:垂向上按地层结构特征,可清楚划分出潜在 滑动面,上部碎石土体为不稳定斜坡体,滑动面为土岩接合 面,潜在滑面埋深3. 3-11. 6m,平均埋深7.6m,自斜坡后缘 至斜坡前缘,潜在不稳定滑面埋深,逐渐增大,邻近桥位区 一带埋深最大,斜坡后缘埋深相对较小。(见图1)
4. 2斜坡体工程地质结构特征
斜坡体特征:从斜坡面工程地质剖面分析,斜坡体主要 由①层碎石土组成,按埋深相对较大的下部滑动面计算,滑 体厚度3. 3-17. 2m,平均厚度7.6m。斜坡沿②层灰岩,③层 泥岩基岩面呈折线型滑动,斜坡后缘呈园弧形拉裂破坏。
滑带、滑床特征:上部滑带均为第四系的①层碎石土, 平均厚度7.6m,层面向坡体方向倾斜,倾角65° ,该斜坡 为典型的土岩结合边坡,且有易滑地层泥岩互层,上部滑带 透水性差,但持水性强,属相对隔水层,浅部第四系松散孔 隙水下渗至②、③基岩面遇阻后常沿基岩面向坡体下部径 流、排泄,造成接触带土体及泥岩的饱水、软化,加上坡度 较陡,容易顺着基岩面向下滑动,属土岩组合结构的潜在不 稳定斜坡。
综合判定第四系①层混(含)碎石粘土、碎石土为滑体, 潜在不稳定滑动面为土岩接合面。
4. 3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斜坡变形裂缝特征:斜坡区的变形裂缝主要发育于斜坡 后缘的简易房屋、西侧混凝土护壁水沟、桥位区地面裂缝及 桥体的张裂缝,桥墩的剪裂缝。
建(构)筑物变形破坏特征:现场调查,斜坡区的简易 房屋,西侧水沟、桥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简易房 屋为破坏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柏正杨工作流授权控制模型研究.doc
- 某OEM手机产商PLM案例实施分享.doc
- 某SUV白车身模态研究和优化设计.docx
- 某世界500强企业的主机系统安全配置标准UNIX.docx
- 某中字头年末述职及评分表.docx
- 某主干线同江至三亚公路胶州至两城段k21976中桥盖梁施工组织设计.doc
- 某乡XX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汇报.doc
- 某企业党总支2015年年终总结与工作计划.docx
- 某企业大学管理制度.docx
- 某企业装配线产品质量分析与改善毕业.doc
- 2025年元宇宙技术在教育评价中的情感识别与智能反馈.docx
- 人工智能在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准确率提升中的应用策略.docx
- 2025年社区体育公园智慧化健身设备升级改造方案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六年级下册湘教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临床微生物检验综合练习真题精选.pptx
- 汉服文化品牌传播策略与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乡村非遗文化体验馆建设与地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策略.docx
- 2025年社区团购供应链协同与社区团购平台技术创新趋势报告.docx
- 运动营养食品市场消费者对产品创新性评价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社区体育公园智慧化升级与社区信息化建设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