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难点:通过想象兵马俑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PPT??、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36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 ?(板书:秦兵马俑)。 “俑”是什么?(俑是木头、泥土做的像,供陪葬用。也就是说,是葬墓中的陪葬品。)
2. 释题:秦始皇陵陪葬坑中出土的用泥制成的兵马形状的如:战车、战马、士兵等形状的殉葬品。让我们一起通??课文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交流方法,识记生字
1.抽查读,并纠错
2.提醒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交流识记方法
3.全班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摘录了很多课文的四字词语,我们来交流一下。(这些词语中,最能体现秦兵马俑的是哪些词语?)
2、交流预习情况:(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读读黑板上的三个词语,谁能用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这个句子在课文里有没有?;4、分析过渡段
A、课文哪些地方在写“规模宏大”?B、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C、“规模宏大”总结了第二自然段内容,后一分句又概括了文章后面的内容,这样的句子是什么句子?那如果单独成为一段,就可以叫——(过渡段)
三、精读课文
(一)、教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写上批注。2、交流:(学生说句子——说感受——作比较想象比较——通过读来表现感受)
A: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差不多跟校园一样大了。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8000个,啊,看见没有,竟有8个我们学校的学生那么多呀。)
B: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C: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看着插图,作者拍摄的角度就是从上往下看。认真看图,感受一下这一行行、一列列的长方形军阵。看后,再读读,);3、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用了什么方法?(面积之大、数量之多、阵势巨
大、气势恢弘)(列数字、作比较、抓关键词、总分段式、有详有略)4、小结:作者运用总分段式,用抓住特点,采用列数字、作比较、抓关键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生动
细致的笔触有详有略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体现得淋漓尽致!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一段文
第二课时
(二)教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1、作者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自由读文章4——7自然段,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兵马俑?2、交流: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3、一个自然段写了一种俑,现在大家再认真读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兵马俑写得活灵活现的?如
果你认真地读了,过会给你们一个游戏的机会。当然,游戏的主题就是这些内容。4、下面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我说俑的特征,你们猜我说的是哪种俑?A、它身材魁梧,头戴鹖冠……它是哪种俑?B、它们平均身高约1.8米……C、看它那神态自若的样子……D、只见他们张弓拉箭,目视前方,或立或跪,好像一声令下,就会将手中的箭射出去。
;5、课文中能把所有类型的兵马俑都写出来吗?那老师说的是什么俑?请根据特点去猜猜。6、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俑一一列举出来,而是选择重点的向我们介绍。这几种甬一样吗?真所谓“类型众多”。作者从类型上去刻画,下面我们一起再进一步靠近秦兵马俑,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秦兵马俑的“个性鲜明”特点的?默读第八自然段。看看你能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7、交流:(排比句、先写神态,后是作者的联想、有省略号)? ?A、每个分句都用了“有的……好像……”这是用了什么写法?B、再看,作者在每一分句中,先写了……(神态)再写了……(作者的联想)C、引读。D、读着这些描写和作者的联想,你们想到什么?看到这么多兵马俑,你们想到什么?E、我们发现句中有个省略号,作者省略了什么?现在,假想我们已经到了拱形大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兵马俑,让我们接过作者的笔,也来用“有的……好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