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的特征 犯罪构成 研究犯罪的规格和界限,首先要从具体犯罪入手。每个具体的犯罪,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构成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必要条件,就是犯罪构成的共同条件。 行为人某甲,是一个穿牛仔裤的青年人,年龄约23岁,精神正常,蓄着小胡子,刚从馆子里饮完酒,有点醉意。他闯进一个姑娘房里,手持一把短刀,对姑娘说:脱掉衣服,躺到床上,不准叫囔,否则杀死你。随后扑向姑娘,死劲搂抱,并拉开姑娘的裤子。这时姑娘用起功夫,飞起一膝,制服了某甲,将其押送到派出所。 男青年(犯罪主体),23岁(责任年龄),精神正常(责任能力)。 手持短刀(手段),拉开姑娘的裤子(危害行为)。 其主要内容是以奸淫为目的的(主观方面:故意)。 侵犯了姑娘不可侵犯的性权利(客体)。 犯罪构成的要素 犯罪构成要素(客体) 犯罪构成的要素(客观方面) 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犯罪构成的要素(犯罪主体)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 必须在犯罪完成以前中止,犯罪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的情况,不能认为是犯罪中止(如打伤后送至医院)。 1 必须是自动彻底中止犯罪,而不是意志外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未遂)。 2 必须是有效地中止,而不是中断(伺机再动)。 3 犯罪中止(自动中止犯罪的条件) 某甲,男,39岁,某公司董事长。某甲因有了第三者,即觉得其妻某乙已成累赘,便想毒死某乙。一日,某甲乘某乙去厨房之时,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包砒霜倒入某乙饭碗中,某乙吃过含有砒霜的饭食后,顿感腹痛难忍,全身抽搐,痛苦万分。某甲见状后心中不忍,赶忙将妻子送进医院抢救。经医院抢救,其妻转危为安。 犯罪中止(案例分析) 某甲的投毒杀人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但是,在其妻死亡的结果发生之前,观其妻服毒后痛苦万分,心中不忍,积极主动地将妻子送往医院抢救,使其妻转危为安,有效地防止了其妻死亡结果的发生,符合我国刑法中行为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的特征。 犯罪中止(案例分析)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还是自动、自觉的原因(如某护士遇到自己的情敌住院,欲使用注射方法结果其性命,正欲实施时,听到一声惊雷后遂放弃继续作案)。 犯罪未遂是犯罪过程中一个阶段,而中止是一种特殊情况,有可能发生在预备阶段,也有可能发生在着手实施的过程中。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犯罪既遂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 刑法学界、司法界讨论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不同的三种观点: 1 2 3 犯罪目的实现说。 犯罪结果发生说。 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 犯罪既遂(不同观点) 概念 从犯罪主体上看必须是二人以上。如果一个人和另一个没有刑事责任能力或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应考虑具体情节,一般视为单独个人犯罪。 共同犯罪的特征 从犯罪主观方面看,各犯罪人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共同犯罪的特征 共同犯意 ①主观上没有共同故意,不能认为是共同犯罪(如盗窃手表); ②一个故意,一个过失,虽造成同一危害结果,不能构成共犯; ③二人以上过失犯罪,不构成共犯。 共同犯罪的特征 从客观方面来看,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都是指向某一特定目标进行犯罪活动。他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分工协作)。 共同犯罪的特征 主犯 胁从犯 从犯 教唆犯 共同犯罪人的地位 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从犯是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被诱骗而参加共同犯罪的分子。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人。 共同犯罪人的地位 教唆犯 ①从客观方面看,应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具体行为(如: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收买、威胁等)。 ②从主观方面看: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对教唆未满18岁的人犯罪,对教唆犯从重处罚。 共同犯罪人的地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