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376-2011 兔球虫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3T 1376-2011 兔球虫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65.020.30 B 4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 T 1376—2011 兔球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1 - 03 - 15 发布 2011 - 03 - 3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 T 1376—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佩国、李蕴玉、张香斋、张艳英、贾青辉、张文香、陈娟。 I DB13/ T 1376—2011 兔球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兔球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养兔场(户)、动物疫病诊疗单位对兔球虫病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130 无公害食品 肉兔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131 无公害食品 肉兔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 5132 无公害食品 肉兔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T5133 无公害食品 肉兔饲养管理准则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兔球虫病 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家兔的肠道或胆管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4 诊断 4.1 病原 4.1.1 兔球虫有 11种,其中致病力最强的有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黄艾美耳球虫(E.flavescens)、 肠艾美耳球虫(E.intestinalis) ;致病力中等的有大型艾美耳球虫(E.magna)、中型艾美耳球虫(E.media)、 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forans)、梨型艾美耳球虫(E.piriformis)、无残艾美耳球虫(E.irresidua) ;致病力轻 微的有小型艾美耳球虫(E.exigua)和维氏艾美耳球虫(E.vejdovskyi);无致病性的为盲肠艾美耳球虫 (E.coecicola)。 4.1.2 球虫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双层囊壁,表面光滑。孢子化卵囊内有 4 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 内含 2 个子孢子。 4.1.3 兔球虫的发育分为裂体增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裂体增殖和配子生殖在家兔肠黏 膜或胆管上皮细胞内完成,而孢子生殖在外界环境中完成。 4.1.4 除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在胆管上皮细胞引起肝型球虫病外,其余均寄生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 肠型球虫病。临床上多为斯氏艾美耳球虫和寄生于肠道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引起的的混合型球虫病。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