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能源丛书序.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21世纪新能源丛书序

《21 世纪新能源丛书》序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的三大支柱。很难想象没有能源的世界 是什么样子。每一次能源领域的重大变革都带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甚至影响着世界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格局。当前,我们又处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发 生革命的时代。 从人类利用能源和动力发展的历史看,古代人类几乎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人 工或简单机械已经能够适应农耕社会的需要。近代以来,蒸汽机的发明唤起了第一 次工业革命,而能源则是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这之后,又出现了电和电网,从小 规模的发电技术到大规模的电网,支撑了与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大规模能源使用。 石油、天然气在内燃机、柴油机中的广泛使用,奠定了现代交通基础,也把另一个 重要的化石能源引入了人类社会;燃气轮机的技术进步使飞机突破声障,进入了超 声速航行的时代,进而开始了航空航天的新纪元。这些能源的利用和能源技术的发 展,进一步适应了高度集中生产的需要。 但是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而且化石能源资源终将枯竭。 这就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然再一次使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 能源。这预示着人类必将再次步入可再生能源时代——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建立 在当代高新技术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崭新可再生能源时代。一方面,要满足大规 模集中使用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同时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 还必须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这种能源系统使用的是多种新能源,采用高效、 洁净的动力装置,用微电网和智能电网连接。这个时代,按照里夫金《第三次工业 革命》的说法,是分布式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时代,它把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 合,甚至可以通过一条管道来同时输送一次能源、电能和各种信息网络。 为了反映我国新能源领域的最高科研水平及最新研究成果,为我国能源科学技 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联合科学出版社共 同策划出版了这套《21 世纪新能源丛书》。丛书邀请了一批工作在新能源科研一线 的专家及学者,为读者展现国内外相关科研方向的最高水平,并力求在太阳能热利 用、光伏、风能、氢能、海洋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新能源领域,反映我国 当前的科研成果、产业成就及国家相关政策,展望我国新能源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 · · ii 生物质热解原理与技术 本丛书可以为我国在新能源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学习的学者、教师、研究生提供 实用系统的参考资料,也可为从事新能源相关行业的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有 益的帮助。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 年6 月 前 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从 人类学会使用火开始,到工业化的今天,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 技术的改进和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平均以6%~7% 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并已接近成为世界上第 一大能源消费国。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却处于较低水平, 其中煤炭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 ,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资源量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5%~6% 。因此,在我国大力研究和开发应用包括生物质能在 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意义十分重大。 生物质能本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换和储存下来的太阳能,也是唯一 一种具有碳源的可再生能源。我国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农作物秸秆、薪柴 和森林废弃物、能源植物、工业有机废弃物和生活有机垃圾等。采用热解等现代生 物炼制技术将这些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转化为具有较高品质的能源产品,既可以减 少石油等化石资源的消耗,又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和 促进美好乡村的建设。 本人于 1997 年年底开始从事生物质能研究。当时本人即将结束在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在聆听了浙江大学岑可法院士来学校所做的关于能源利用技 术的学术报告后,更加坚信生物质能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种可再生能源,故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