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青年》与群益书社的恩怨纠葛
1915年由陈独秀主编创刊的《新青年》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一支嘹亮的号角,一面鲜艳的战旗。它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帷幕,倡导科学,宣传民主,张扬个性,对重新构建我国现代思想文化体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影响了我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进程。《新青年》杂志的出版发行在前期是由上海群益书社负责,创刊号用《青年杂志》之名,后改为《新青年》。每六期为一卷,从第八卷开始,杂志就自立新青年社独立出版。初期《新青年》的出版发行为什么会选择群益书社这样一个小的出版商来合作?杂志为什么一度改名?后期为什么又走上了独立出版之路呢?这其中大有渊源。 湖南陈氏兄弟创办群益书社 在旧上海的出版业中,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大的出版社,资本数百万元,自办印刷厂,自设编辑所和发行机构,职工人数多时达三、四千人,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中型的出版社,有职工几十到百余人,以文明书局、中国科学图书公司等为代表。而只有职工一、二十人或十人以内的,只能称为小型店了。这些小店大多是合伙或是独资的,群益书社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型出版社。1899年,湖南长沙人陈子沛、陈子寿兄弟二人与堂兄陈子美结伴东渡日本留学。1901年,陈子美出资在日本东京创办群益书社,从事书刊销售。1907年,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又在上海福州路惠福里开设群益分社。当时的福州路是上海近代文化出版业的阵地,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书的香气,拥有书肆300余家。1912年,群益在上海扩大业务,迁至棋盘街泗泾路口,为一朝西双开间门面。自此,群益总社遂迁于上海,并在东京和长沙设立分社。1935年群益停业,1945年复业,1951年再次歇业。群益书社首任经理为陈铭武,以各类辞书为主营业务,曾出版过《英汉词典》、《英汉双解词典》、《数学词典》等。 汪孟邹促成双方合作 《新青年》之所以能由群益书社出版发行,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就是亚东图书馆创办人汪孟邹。正是因为他才使得《新青年》与群益书社发生了一段虽然短暂、却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合作。 汪孟邹与陈独秀有着极为深厚的交情。在辛亥革命期间,安徽成立都督府,柏文蔚为都督,陈独秀为秘书长。当年曾帮助陈独秀筹办《安徽俗话报》的汪孟邹来到安庆找陈独秀,要求谋一份差使。陈独秀却认为,现在的情况不是长局,马上会变,反而建议汪到上海开一个书店。汪孟邹接受陈独秀的建议,在福州路惠福里办起了亚东图书馆。时局果如陈独秀所料,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 ,袁世凯的爪牙、安徽都督倪嗣冲将陈独秀列为第一“要犯”通缉追捕。陈独秀逃到上海,他帮助亚东图书馆起草了《亚东图书馆开幕宣言》,并编写《英文教科书》和《字义类例》在亚东出版。 亚东图书馆的创业初期极为艰辛,开办的股本两千元都是汪孟邹找亲友筹集的。汪在上海办货的时候,还歇过小旅馆,后来通过章士钊,在苏报馆里认识了群益书社的主人陈子沛,才在群益书社里搭铺。亚东图书馆初期主要出版经营的是地图册,地图册由于当时印刷技术的限制必须得在日本完成。亚东后来又出版了《甲寅》杂志。在书籍杂志的印刷与业务接洽方面,汪孟邹获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的群益书社帮助良多。 当陈独秀到达上海,说要办一种“只要十年、八年的工夫,一定会发生很大影响”的杂志的时候,汪孟邹理应全力相助。但由于当时亚东图书馆本身财力较弱,出版的地图册获利有限,兼而自身已出版了《甲寅》杂志,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了。于是,汪孟邹便找了相交甚密、情意极深的陈子沛、子寿兄弟,商谈此事。两兄弟欣然同意了,并且商定杂志每月的编辑费和稿费为二百元,月出一本的《青年杂志》就这样诞生了。 改名《新青年》非陈独秀本意 《青年杂志》后来为什么要改名为《新青年》呢?从当事人的记忆中来寻找原因是最为可信的。在1916年陈独秀给胡适的信中他写道:“《青年》以战事延刊多日,兹已拟仍续刊。依发行者之意,已改名《新青年》,本月内可以出版。”可见,改名并不是陈独秀的本意,而是出版商群益书社的建议。关于这件事,汪孟邹在他的日记中也有记载:“三月三日,星期五,晴。……晚饭后到仲甫宅,适子寿亦在此谈说一切。子寿拟将《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来商于仲,仲与予均赞同也……”陈氏兄弟建议改名的原因在于群益书社接到了上海青年会的一封信,说群益出版的《青年杂志》和他们的周报《上海青年》名字有些雷同,应该及早更名,以免犯冒名的错误。根据当时的北洋政府的著作权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著作权经注册后,遇有他人翻印仿制及其他各种假冒方法损害其权利时,得提起诉讼。第二十九条规定:假托他人姓名发行自己之著作者,以假冒论。第三十六条规定:翻印仿制及以其他方法假冒他人之著作者,处五百元以下,五十元以上之罚金,其知情代为出售者亦同。其实《青年杂志》和《上海青年》区别是非常明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观后感.docx
- 《家庭作业的迷思》读后感_2.docx
-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及与其他制度的比较研究.docx
- 《小品经》与《三法藏经》的词汇对比研究.docx
- 《封面设计——插入艺术字》教学反思.docx
-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docx
- 《寻找鱼王》读后感.docx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docx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docx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_1.docx
- 考点解析-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docx
- 考点解析-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docx
- 考点解析-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考点解析-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基础强化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考点解析-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 考点解析-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夺冠系列】附答案详解.docx
- 考点解析-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 考点解析-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 考点解析-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