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品经》与《三法藏经》的词汇对比研究.docx

《小品经》与《三法藏经》的词汇对比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品经》与《三法藏经》的词汇对比研究

《小品经》与《三法藏经》的词汇对比研究   【摘 要】佛经中存在着不少的同经异译现象,由于产生于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译者,可从中发现佛经语言的若干特点。本文将《小品经》与《三法藏经》进行对比,从中看出语言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同经异译;词汇;比较研究   所谓同经异译,就是佛教史上对于同一部经典,不同译者所译出的不同汉语译本。具体情况体现为:有不同时代的异;也有同一时代不同译者的异译。同经异译出现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原典语言的艰深难解,也在于译师的风格喜好详略取舍有异。正因为如此,这些同经异译本也为后人在研究佛教文献有了可资比较的资料。   本文就“般若经“的两个译本进行探讨。“般若经”主要讲述了六种从生死彼岸到达涅?彼岸的途径。迄今所保存下来的“般若经”中,年代最早的当属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它属于“般若经”的“小品类”,关于它的“异译本”吕?先生认为总共有五种,分别是:   《大明度经》   《摩诃般若钞经》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般若波罗蜜经》   《三法藏经》   本文从中选取了后秦鸠摩罗什《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与北宋施护《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这两部异译经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窥探两位译师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   鸠摩罗什是东晋龟兹人,中国佛经四大译师之一。广研大乘经论,深得般若性空义理的三昧。自后秦弘始四年,鸠摩罗什开始译经。据《出三藏记集?卷二》所载,鸠摩罗什共译出经书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小品经》于弘始十年译出。   施护,生于北印度迦湿弥罗国,是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僧。在太平兴国五年随兄长天息灾一同携带梵本来京。太平兴国七年,译经院成召入院,致力于经典翻译,重译经三藏。译作共有一百十五部,二百四十四卷。   从字数上来讲,《小品经》远远不及《三法藏经》,《小品经》共10卷,约十万余字;而《三法藏经》共有25卷,约十四万多字、从译文风格上来看,《小品经》偏向于简约,在翻译过程中对梵文进行了大量的裁略,以符合中土人士的阅读习惯;并且一改过去朴拙的古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创造出一种具有外来语与汉语调和之美的文体。而施护在翻译经书时,采用的是直译的方式,力求忠实于原典,逐字逐句地翻译,许多句子重复出现,这不仅使经文冗杂累赘,也使经意变得晦涩难懂。下面本文就从词汇这一方面对这两部经书进行探讨。   一、音译词为主转向以意译词为主   佛经翻译从一开始就采用了音译法和意译法,意译法是运用汉语词语来表达佛经中特有概念,意义是否表达得当取决于译者的汉语能力以及文化素养高低。将《小品经》与而《三法藏经》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小品经》中音译词随处可见,这样似乎确保原典原貌,但是过多的音译词妨碍了经意的表达,使得佛经难识又难懂。相比之下,而《三法藏经》较多使用意译词,使译经趋于汉化,更能够让大众理解接受。   首先,施护将带有音译色彩的《小品经》内篇名改为意译,如:摩?般若波?蜜?提桓因品~帝释天主品;泥梨品~地狱缘品;魔事品~恶者障法品;摩?般若波?蜜阿惟越致相品~不退转菩萨相品;萨陀波伦品~常啼菩萨品;昙无竭品~法上菩萨品等等。   在翻译的过程中,施护更是致力于意译,如:   是名菩??法?受,三昧?大,?量?定,一切??、辟支佛所不能?。菩?行是三昧,疾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大???量?定,不?一切????所?。此三摩地遍入一切三摩地行,若菩?摩??能如是行者,速得成就阿耨多?三藐三菩提。   按:《佛学大辞典》“缘觉”条下云:“??辟支佛。四教?三曰:辟支迦?,是天竺之言,此土翻???。此人宿世福德,神根?利,?十二因?以悟道也。”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如是?,亦不??婆若。」   ??,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菩?摩??如是?者,是?一切智不?」   按:施护用意译词“一切智”代替了音译词“萨婆若”。   ??阿?白佛言:「世尊!世尊不??檀波?蜜名,不??尸?波?蜜、羼提波?蜜、?梨耶波?蜜、?波?蜜名,何以故但??般若波?蜜名?」   ??,尊者阿?白佛言:「云何,世尊!而不??宣?布施波?蜜多、持戒波?蜜多、忍辱波?蜜多、精?波?蜜多、?定波?蜜多如是名字,何故唯?般若波?蜜多??功德?」   按:施护将鸠摩罗什译经中的“檀波罗蜜“、“羼波罗蜜”、“?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等音译词相应地意译为“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   类似于上文的还有“耆?崛山~鹫峰山、阿惟越致~阿毗跋致~不退转、弥勒菩萨~慈氏菩萨摩诃萨、涅?~灭度、富楼那~满慈子、摩诃波罗蜜~大波罗蜜、释提恒因~帝释天主、兜率天~妙喜足天、忉利天~三十三天、泥梨~地狱、萨陀波伦~常啼菩萨、昙无竭~法上菩萨、兢伽沙劫~恒河沙劫、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