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基础和早期内镜诊治的系列研究-中华医学会.docVIP

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基础和早期内镜诊治的系列研究-中华医学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基础和早期内镜诊治的系列研究-中华医学会.doc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 年份 2018 推荐奖种 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 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基础和早期内镜诊治的系列研究 推荐单位 推荐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推荐意见: 结直肠癌发病率及致死率高,是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该项目围绕结直肠癌早期诊治关键临床问题,进行系列研究,并获得以下原创性成果:①.率先开展放大染色结肠镜技术、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等早期大肠癌诊治新技术,显著提高早期结直肠病变检出率。②.在国内率先开展并报道 EMR、 ESD 等先进内镜技术治疗结直肠早期肿瘤,相应微创治疗技术已在国内各级医院广泛推广使用。③.连续举办十余届结肠镜操作高级研修班,发布中国第一个《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促进我国结肠癌内镜诊治技术整体水平提升。④.在国内最早提出大肠平坦型病变包括侧向发育型肿瘤概念,并对大肠平坦型病变及LST 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系列研究,首创内镜保肛反转粘膜切除新术式治疗低位直肠大型平坦型肿瘤,能够完整切除病变并保留肛门功能。⑤.深入阐明FHL2 和XAF1介导的两条结直肠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通路,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⑥.首次报道LZTS1/FEZ1、CADM1/TSLC1、CDK5、FOXK1 等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诊断及预后相关多种分子标志物和潜在诊断靶点。 本项目促进我国结直肠肿瘤诊治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社会效益。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201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简介 结直肠癌发病率及致死率高,我国结直肠癌年增长速度为8%,是世界平均速度的2倍,2015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增发病例37.63万,占全世界1/4。结直肠癌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对结直肠癌进行有效防控极为迫切,且意义重大。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诊治至关重要,是有效防控结直肠癌的关键。本项目旨在有效提高早期结直肠病变检出率,创建和推广内镜下微创诊治技术手段,发现一系列与结直肠癌发病密切相关的分子机制,从而为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和有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项目实施中开展了从基础到临床、从早期结直肠癌病变的检出到病变有效治疗的结直肠癌诊治的系列研究。 本项目取得以下关键技术及科技创新: 1. 率先开展放大染色结肠镜技术、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等早期大肠癌诊治新技术,显著提高了早期结直肠病变检出率。 2. 在国内率先开展并报道了 EMR、 EPMR、 ESD 等先进内镜技术治疗结直肠早期肿瘤,相应微创治疗技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人均费用,已在国内各级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3. 连续举办十余届结肠镜操作高级研修班,发布了中国第一个《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促进了我国结肠癌内镜诊治技术整体水平的提升。 4. 在国内最早提出大肠平坦型病变包括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概念,并对大肠平坦型病变及LST 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系列研究,首创内镜保肛反转粘膜切除新术式治疗低位直肠大型平坦型肿瘤,能够完整切除病变并保留肛门功能。 5. 深入阐明了FHL2和XAF1介导的两条结直肠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通路,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6. 首次报道了LZTS1/FEZ1、CADM1/TSLC1、CDK5、FOXK1等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诊断及预后相关的多种分子标志物和潜在的诊断靶点。 本项目共发表20篇代表性论文,总影响因子120.13,其中2篇发表在本领域顶级杂志Gastroenterology(IF=18.392),总被引次数295次;主编专著2部,其中《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技术》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物规划项目;获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举办100多期各种培训班,培训国内外结肠镜医师超过1200名;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0人,博士后3人。本项目促进了我国结直肠肿瘤诊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序号 类别 国别 授权号 授权 时间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发明人 1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ZL 201010601117.7 2013-01-23 一种拍摄频率自动调节的胶囊内镜及其方法 刘思德、叶山亮、徐扬志、陈宇轩、吕庆文、孙宇千 2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ZL 201110082908.8 2012-10-10 一种胶囊内镜辅助读片方法及其系统 刘思德、徐扬志、李凯旋、叶山亮、潘建南、吕庆文 3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ZL 201210410270.0 2014-07-30 一种消化道自稳探路胶囊 刘思德、韩泽龙、张玮、程旸 代表性论文目录 序号 论文名称 刊

文档评论(0)

zhongshanm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