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的法理学-北大法宝V6.DOC

中国古代社会的法理学-北大法宝V6.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社会的法理学-北大法宝V6.DOC

【法宝引证码】 CLI.A.1236726? 原文链接: HYPERLINK /qikan/3ff508fa69803e62181e178d598a5b2fbdfb.html \t _blank /qikan/3ff508fa69803e62181e178d598a5b2fbdfb.html 中国古代社会的法理学 期刊名称: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class?ClassCodeKey=107, \t _blank 《朝阳法律评论》 期刊年份: HYPERLINK /journal/findarticle?FilterItems.JournalYear=2018 \t _blank 2018 作者: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author?author=马小红 \t _blank 马小红 分类: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class?ClassCodeKey=,0202 \t _blank 中国法律思想史 期号: 1 页码: 116      中国古代法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一些具体问题和制度也有细致入微的论述,如肉刑、复仇、大赦及律令例的相互关系,立法变法的具体程序,法言法语的准确表达及一些具体条文的更改等。梁启超曾作《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将中国古代法理研究的内容分为法之起因、法字之语源、旧学派关于法之观念、法治主义之发生四个方面。其中,旧学派关于法之观念主述儒家、道家、墨家法思想,法治主义主述法家法思想及法家与儒家、道家、墨家间的异同。梁启超的论述开启了以现代法学方法研究古代法思想的先河,但是这种现代法学研究方法继受西学,又处在开创时期,有些概念,尤其是新创或从西学中借用的概念,比如法理学、法治、主义等难免不足以精确的表达。他又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先秦诸子的治国之术上,如儒家的“礼治主义”“人治主义”,道家的“放任主义”,法家的“法治主义”“势治主义”等。梁启超的研究虽开时代风气,但也给人留下了缺憾(缺少秦以后的时代)。如果用现在的法理学研究内容分析中国古代法思想,我们可以归纳出中国古代的法理研究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法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法与人的关系(法与人性、法与道德、法治与人治)。而法的概念、本质、特征、体系、作用等则都是在对这两者关系的论述中涉及的。因为中国古人以“实事求是”的形象或经验思维方式为主,所以,在思想家、学派的理论体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概念。对相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或将其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论述时,便会有不同的概念。   一、法与自然   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使中西方人从大自然中感悟到不同的真谛。以农为本的中国人从自然中感受到的是万世不易的四时变化规律与万物相生相克的和谐之美。从中国古人的思想中不难寻找到崇尚自然、效法自然的法理念。顺应自然,和谐相处就是中国人观念中的最大公正。西方人则从自然界中感悟到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公正”原则,其自然法的精髓就在于“公正”,虽然这种公正在西方人眼里也只是一种人类社会可以不断接近却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法。基于对自然的不同感悟,中西方法理中都有和谐的理念,但是中国法理中强调的是一种安于本分和角色的和谐,西方法理更强调博弈后以秩序为基础的和谐。   (一)“天人合一”的立法思想   崇尚上天(和神),用占卜获取天(神)意,是人类社会发展伊始必经的阶段。甲骨卜辞的发现证明商人几乎无事不卜:大到祭祀、征伐、立制,小到行止、梦幻、疾病之类。商统治者对“天”的崇拜迷信达到鼎盛,商纣王在周人大兵压境、商亡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依然说“我生不由命在天乎?”(《史记·商本纪》)周人革商人之命,对“天”的存在与威力不可能毫无怀疑,人对“天”的绝对服从在周初便有了改变。相对以往的“天”来说,人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周初统治者认为,天意通过占卜可以预测,但更直接的是通过民意反映出来。所谓“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尚书·康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泰誓》)。统治者只有凭借“德政”才能获取民心,并由此获得天命。天—王—民由此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思想可以说是“天人合一”观念的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卜筮之法仍盛行,但“天”的概念在学术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家各派在论及“天”时,基本上是各取所需。务实的思想家对“天”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学生记“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对鬼神的看法是“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但对“天”孔子仍持“敬”的态度。《论语·乡党》记:“迅雷风烈,必变。”即遇到异常的天变,孔子一定作出恭敬的姿态来迎候。他还认为一旦“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