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徐其军事迹材料.docVIP

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徐其军事迹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徐其军事迹材料 徐其军,男,197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南京市六合区竹镇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来,他坚持与病魔作斗争,始终坚持扎根乡村,把宝贵的时光和优质的教学留在课堂、献给学生。他三次主动放弃留城深造的机会,坚持到最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并很快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他身患重病却坚守讲台,担任班主任和多门学科的教学,成绩突出。他因患病不宜结婚,主动与未婚妻解除婚约,将痛苦留给自己,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农村的每一个孩子。他用自己微薄的薪金帮助贫困孩子,即使病重仍未间断。在师生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基层热爱教育、不计名利的好老师。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敬业奉献好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省十佳师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五一劳动奖章。 谁都希望到城市工作,可他却偏偏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到偏僻山乡教书; 谁都希望有一个相知相爱的终身伴侣眷顾自己,可他却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毅然决然地推开了身边的爱情之神; 谁都希望有更多的收入让日子过得舒坦些,可他却偏偏把有限的收入奉献给一个又一个贫困学生。 他,就是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中日友好希望小学年轻教师、共产党员徐其军。 主动申请扎根农村小学 1977年4月,徐其军出生在六合县泉水乡四合村一个偏僻小山村。父母务农,只靠种田有限的收入维持生活。当地的农村小学不仅学校少、老师少,而且专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很少愿意来。这使得很多原本天资聪颖的农村孩子失去了成才的机会。正因如此,立志当一名农村教师如一粒种子埋在徐其军的心里。 而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徐其军真的三次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 1994年7月,成绩优秀的徐其军主动放弃在全区最好学校六合一中读高中考大学的机会,报考了溧水师范学校。 1997年师范毕业前夕,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徐其军被学校推荐到南京晓庄师范继续深造。这是多少同学梦寐以求的地方——毕业后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可谓是信手拈来。但他又一次放弃了这一人人羡慕的选择,而回到了家乡六合县任教。 六合县教育主管部门准备把徐其军分到县城学校,但徐其军又一次放弃了,再三表明到农村教学一线的态度。在他的坚持下,六合县教育局只能把他分到了泉水乡。徐其军拿到通知书的当天又迫不及待地找到乡教办领导:要求到全乡最穷、最缺教师的枣林小学去。当年的枣林小学是六合县出了名的条件差、师资缺、人心散的农村小学,当地流行这样一句口头禅:“家有一缸粮,不来枣小上。” 因为泉水乡中心小学扩容缺少英语教师,徐其军最终被分配在了泉小执教五年级语文、英语,同时兼任班主任。但从师范毕业来到农村最基层的小学教师岗位,也满足了徐其军最大的心愿。 虽是刚刚入道,但徐其军的语文教学很快就显山露水,受到了同事的一致称赞。 战胜疾病守住三尺讲台 有人要问,徐其军放着现成的城市不进,为啥要到农村?他图的是什么? 三年后的2000年,因为学校调整,徐其军如愿调到了母校泉水乡枣林小学担任教导主任。这个教导主任有名无实——学校只有76名学生,6名教师。学校也是当时南京最偏僻、条件最艰苦、规模最小的农村学校。可徐其军在这里却如鱼得水,对所任课程不仅制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而且每一堂课都做认真的备课笔记。同事们说,这个貌不惊人、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青年人,工作极为认真,每天总是最早到校、最后一个离开,还经常把来不及批改的作业捆在自行车后带回家。为了让学生受到正规的英语口语训练,他自掏腰包买了录音机,放在办公室公用。学校教辅资料奇缺,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很少,这些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年底利用上南京开会的机会,特意从新华书店买来英语、作文等教辅资料,无偿送给学校。校长得知情况后要报销,徐其军却坚决不同意。 在同事的眼里,徐其军是个热心人。莘宝荣老师说,当年自己参加自学考试,《古代汉语》两次考试都未能通过,是徐老师的热情帮助使她顺利地过关;吴万斌老师学习《许国璋英语》缺少教辅资料,又是他骑车20多里从家中拿来了教材和磁带;1999年下半年,学校考虑到徐老师上班路途远,就给他腾了间宿舍,可徐其军只住了一个多月,就主动找到校长,将房子让给家里人多、居住拥挤的吴老师;平行班的备课,他总是带头查找资料、撰写教案、设计试卷供大家分享,而当评优评先时,同事们纷纷举荐他,他坚决推辞。 2002年10月,25岁的徐其军在婚检中发现肾功能异常,后来到一家大医院检查确认由于长期劳累过度导致肾衰竭,加上没有及时治疗,已并发尿毒症。由于徐其军先天基因特殊,要找到匹配的肾源换肾难度很大。 在这如晴天霹雳的打击之下,徐其军反而从开始的震惊走向了平静——也许老天不公,让年轻的他遭此重罪。病魔并没有让徐其军倒下,有一种信念让治疗后重返校园的徐其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那时,为了控制病情,他每天必须服用7种药物,

文档评论(0)

爱立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