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习题及答案.docxVIP

7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习题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习题及答案

B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B 1.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 C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89年 C 2.隋唐时期,某商人把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 ①通济渠 ②邗沟 ③江南河 ④永济渠 DA.①②③④ B.④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 D 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 B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隋文帝时 D.隋炀帝时 B 4.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右图)“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  ) B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 C.开通大运河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 5.史书记载:“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繁荣强盛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 ②人口增长 ③经济繁荣 ④隋文帝励精图治 A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A 6.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始开凿大运河 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始开凿大运河 C.①开始开凿大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BD.①建立隋朝 ②开始开凿大运河 ③灭亡陈朝 B 7.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D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 D 8.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隋朝时,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A★9.“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 A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C 10.“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DA.分封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D ★11.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朝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A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A 12.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隋朝灭亡的标志(  ) A.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B.618年,隋文帝在长安被叛军杀死 C.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 D.618年,隋文帝在太原被叛军杀死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含义: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语 材料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汪洙《神童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选拔官员注重门第和出身,不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材料二中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在这一制度创立过程中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科举制度。 隋文帝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如下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河”指什么?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2)该“河”的中心在哪里? 洛阳 (3)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