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中医药 2014年11月第9卷第11期 ·1447·
一个以“木”为始源域的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系统
庄享静 贾春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 中医理论是来自身体经验的理论,采用“近取譬”的隐喻语言解释概念,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本文借由探讨中医里存
在的一个以“木”作为始源域的概念隐喻认知系统,来了解古人如何经由对木的认识,运用木的自然特性、对人类的贡献、出现
偏态或死亡为隐喻,阐释所类比的木形人及藏象配属肝胆的生理特性、脏腑功能、病理现象、以及诊断治疗等中医概念,以双收
鱼与渔之利。
关键词 木;中医学;概念隐喻;认知
AMetaphorCognitionSystem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nceptsTakingWoodasaSourceDomain
ZhuangXiangjing,JiaChunhua
(PreclinicalMedicineSchool,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theoryisanexperiencedependenttheory.Itinterpretsconceptsbymakinganalogyin
metaphoricalterms,thatis,itexplainsnewconceptswiththeknowledgepeoplehavealreadyknew.Thispaperdiscussedhowthe
ancientscreatedthemetaphorsofwoodbyitsnaturalattributes,drewanalogiestointroducewoodshapedpersonsandtheTCMconcepts
ofphysiology,functions,path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byametaphorcognitionsystemtakingwoodasasourcedomain.
KeyWords Woo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nceptualmetaphor;cognition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4.11.011
中医学理不是凭空想象,是古人透过肉眼观测和 用,以木为始源域来诠释人体的概念,映射的目标域是
[1] 体质分类中的木形之人、及脏腑配属的肝胆系统。
身体体验的方式对自然界入微观察 ,然后采用“近取
譬”之法———以身体经验或周边事物的隐喻形式解释 1 木形之人
[2] 《灵枢 ·卫气失常》以“人之肥瘦大小温寒”指出
其理论、建构其认知体系而来 。隐喻是说明生疏概
念的最有效方法之一[3],把一场域的熟悉概念带向另 人的体形、体质各异,因而可进行不同的分类。《灵枢
一不同概念但有类比关系的新场域去,即利用一个结 ·阴阳二十五人》将人体类型与宇宙事物一样分类于
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理解另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 五行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1] 而现实生活中最方便的五行分类方法是以五色区分,
域 ,如惠子所言:“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
之”。于《孟子 ·尽心上第 16节》述:“舜之居深山之 《阴阳二十五人》然后再以五声细分,共为25种形态特
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说明木已存在于古人的生活 征:“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
中,是身边常见之物;而木之意,《说文解字》说:“木, 而二十五人具矣”。《灵枢》推究造成不同体态的主要
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凡木之属 原因是人体内气血的多少,提示一旦掌握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