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扇子的渊源和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扇子的渊源和发展 ????远古扇子 ????中国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史料中有“舜始造扇”的记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奴隶手执的长柄扇;现存最早的完整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在商周时代,人们用雉鸡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了“翟扇”和长柄的“雉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用于奴隶主和帝王们外出时遮阳挡风避沙的,所以有“障扇”之称。 ????后来,皇帝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大障扇,其功能更趋向于显示威严。 ????走入民间 ????扇子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用具,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年)晚期。当时扇子多为禽类羽毛制成,故称“羽扇”,多在贵族阶层中使用。到了东汉(25~220年),扇子开始在民间流行,出现了竹扇和蒲扇。随着丝织手工业的发展,一种以绢制成的纨扇也在此时出现。纨扇多用洁白的细绢制成,所以又叫“绢扇”。因为这一时期的纨扇多“团如明月”,而且皇宫中较多使用,所以又称作“团扇”、“宫扇”。纨扇外观精致、华丽、小巧而极富情趣,深受中国古代闺阁仕女青睐,作为中国扇子的一种主流,大为发展,流行千年。 ????隋唐(581~907年)时期,以竹木为骨架,用薄质丝绸糊成的纨扇趋于流行,形状除了圆形外,还向海棠形、梅花形、葵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样式发展。 ????北宋(960年~1127年)出现了当今常见的折扇,因其方便实用,在民间广为流传。 ????艺苑奇葩 ????到了南宋(1127~1279年),随着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的盛行,扇子铺和画商也应运而生,从而促进了中国制扇工艺的迅速发展。明清以后,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成为文人墨客追求的一种时尚,编织、雕刻、书法、绘画及金石篆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得中国扇子升华为一种更加珍贵的民族艺术。民间制作的扇子品种更加丰富,工艺也更加精巧。中国扇子作为一种东方文明开始传入欧洲,风行世界。 ????中国扇子的制作工艺 ????中国古代的制扇工艺十分考究。以扇骨为例,古人不仅注重扇骨材料的选用,而且还十分重视扇骨雕刻工艺,其图案丰富多彩、惟妙惟肖。扇骨分“素骨”和“有工”两类。“素骨”是不加任何装饰和雕刻的纯竹木类扇骨,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美。人们欣赏的是扇骨优美的造型、竹子的肌理和木质的天然花纹。“有工”是施以工艺的扇骨,方式如:雕刻、镶贴、镶嵌、漆画、镂空、透雕、烫花、手绘等。在扇骨的装饰中,用尽了不同门类的雕刻工艺。可以说,雕刻不但是扇骨装饰的主要手段,还是赏析和估价的重要因素。 ????扇面的绘画和书法艺术,更是中国扇子文化的精彩之笔。中国扇面绘画,起于纨扇,始自三国时代。中国古代士人画扇,不拘于形式和内容,多为即兴而作。内容以鸟兽虫鱼、园林山水、花草树木、人物肖像为主。雕刻艺术与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得中国扇子成为许多文人雅士喜爱和渴求的艺术藏品,也成为展现中国独特文化魅力的艺术结晶。 ????中国的制扇基地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四川和广东等省。苏州和杭州以生产折扇为主,四川自贡以生产竹扇为主,广东新会以生产葵扇为主,浙江以生产羽毛扇为主。其中,杭扇最有名气,它与丝绸和龙井茶叶被人们称为“杭州三绝”。 ????名人扇趣 ????中国扇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与许多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佳话美谈。 ????东坡画扇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一生写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咏扇诗。传说,他在杭州做官时,有一个制扇人因还不起钱被控告。苏东坡很是同情,叫他取来20把扇子,并在扇面上画了几幅画。于是,这些扇子身价倍增,不久,制扇人的债务便全部还清了。 ????羲之题扇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次,他遇见一位老妇人卖扇,面色凝重,一问知道扇卖不出去,便给每把扇子题了字。老妇人很不高兴。于是王羲之告诉她,只要说这是王羲之的字,扇子可卖百钱。老妇人照他说的去卖,果然人人都抢着买。 ????郭沫若吟扇 ????郭沫若是文坛巨匠,也是一位书画高手。1951年,广东的蒲葵扇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郭沫若为此特作了一首诗:“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对蒲葵扇做了极好的评价。 ????梅兰芳与扇子 ????中国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热衷收藏书画扇,其中大多是竹扇,惟有一把是圆形的绢面纨扇。这把扇子是1924年5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在看了梅兰芳演出的《洛神》后亲手所赠。扇面上有泰戈尔用毛笔书写的孟加拉文和英文的即兴题诗。 ????除了收藏,梅先生也常画扇。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收藏了他的一把画扇。梅先生演《晴雯撕扇》时,必在上台之前,亲笔精心画一张扇面,装上扇骨,带到台上去表演,然后当场撕掉。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成了规律。他的琴师许兰偷偷地把撕掉的扇子都捡回来,请裱画师贴好。送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